诗词《杂兴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杂兴二首》
朱轮华盖事远游,
厩无良马乘疲牛。
青丝玉勒金络头,
任重道远旁人忧。
奔驰往来历山丘,
腾坑投淖摧辕輈。
已压复起行未休,
青刍黄粱为君羞。
长路漫漫经九州,
场有白驹胡不收。
饥食玉山饮河流,
朝秣幽冀莫炎陬。
奔云掣电不少留,
仆夫顾之心怀愁。
王良不生谁与谋,
哀哉骏骨千金酬。
中文译文:
《杂兴二首》
朱轮华盖行远游,
无良马,却骑疲牛。
青丝玉勒金络头,
背负重任,路途遥远,旁人忧虑。
奔驰往来穿山丘,
跃坑投泥摧毁车轴。
已经受压,又起身行,未曾休息,
青刍黄粱为你感到羞愧。
漫长的道路经过九州,
场中有匹白马,为何不驯服收归?
饥饿时啃咬玉山,饮河流,
朝朝奔波,遥望幽冀,莫去炎陬。
奔云时掣电,不愿停留,
仆人顾念之心充满忧愁。
王良不再生,谁来与你筹谋?
哀哉,千金酬赏的骏马之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悲凉的笔调描绘了一位行走在远途中的人物。诗中描述了他乘坐着疲惫的牛代步,而没有一匹良马可乘。他的头上戴着青丝制成的鞍勒,代替了应有的玉勒,象征着他背负的重任和艰难的道路。他不断地穿越山丘,趟过坑坎,车辆受损,但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只能用草料和粗粮为食,感到为自己的境遇而羞愧。他的旅途漫长,经过了九个州,但他仍未能获得应得的回报,白马仍然没有被驯服和收归。他饥饿时啃咬着玉山,饮河水,不畏艰难,但他的目的地却是遥不可及的幽冀,避开炎热和危险之地。他快马加鞭,如同飞云掣电般奔驰,但他心中却怀有愁苦,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担忧。最后,诗人以王良(古代传说中的骏马驯兽师)不再生,无人与他共同谋划的命题作结,表达了对骏马的珍贵和无法得到的遗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一个辛苦奔波、孤独忧愁的旅行者的心境。他在远行的路途中,没有驰骋在朱轮华盖之下,而是骑着疲惫的牛。他背负着沉重的责任,面对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旁人都为他感到忧虑。他历经山丘,穿越坑坎,车辆摧毁,但他并未停下脚步,只能用低劣的草料和粗粮为食,对此感到羞愧。他长途跋涉,穿越了九个州,但白马却未被收归驯服。他在饥饿中啃咬玉山,饮河水,不畏艰难,但他的目的地却是遥远而艰险的幽冀地。他奔驰如飞云掣电,却心怀忧愁,仆人也感到忧愁。诗人以王良不再生的命题作结,表达了对骏马的珍贵和无法得到的遗憾。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行者的艰辛和困境,表达了对逆境中坚持奋斗的人的赞颂和同情。旅行者在漫长的旅途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不放弃,不畏艰险,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追求目标。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的期望和愿望都未能实现。整首诗以一种悲凉的情调,表达了对逆境中奋斗者的同情和对命运的不公平的反思。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用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旅行者的境遇和内心的忧愁。它通过对旅行者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表达了对奋斗者的敬意和同情。整首诗以悲凉的情感贯穿始终,通过描绘旅行者的境遇和内心的挣扎,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
“奔云掣电不少留”出自宋代苏辙的《杂兴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ēn yún chè diàn bù shǎo li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