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风雪五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风吹雪密还稀,
雪势渐多风力微。
孤棹独依银世界,
山川路绝欲安归。
晓风吹浪作银山,
夜雪争妍布玉田。
风力渐衰波更恶,
通宵撼我正安眠。
拥缆埋蓬不见船,
船窗一点莫灯然。
幽人永夜歌黄竹,
赖有丹砂暖寸田。
浊醪粗饭不成欢,
白浪飞花雪作团。
窗外时来一双鸭,
沉浮笑我不禁寒。
江面澄清雪未融,
扁舟荡漾水无踪。
篙师不用匆匆去,
遍看庐山群玉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寒冷的冬天乘船旅行时遭遇风雪的情景。诗人首先描述北风吹雪密而又稀,雪渐渐增多而风力渐微。孤舟独自依靠在银装世界里,山川与路都已经隔绝,想要安然归程已经困难重重。
接着,诗人描述了黎明时分风吹浪涌,形成银山;夜晚的雪争奇斗艳,像是铺满了玉田。风力逐渐减弱,波浪却更加猛烈,整晚的撼动打扰了诗人的安眠。
诗中描写了船窗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船上的人不见踪影,只有拥缆和埋蓬的痕迹。这个景象给人一种幽寂和无助的感觉。
然而,诗人仍然能在孤寂中歌唱黄竹之音,感慨自己有丹砂暖寸田。虽然只有浊醪和粗饭,不能享受奢华,但这种简朴的生活却带给他温暖和安慰。白浪飞花,雪花成团,窗外时不时有几只鸭子来,沉浮游动,笑着嘲笑诗人的寒冷。
最后,诗人描述江面依然清澈,雪尚未融化,扁舟在水面上荡漾,却无痕迹可寻。篙师不需要匆匆忙忙地前往,可以尽情观赏庐山群峰的壮丽景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冬季旅行中的孤寂与困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颂扬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庐山群峰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渴望。
“北风吹雪密还稀”出自宋代苏辙的《舟中风雪五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ěi fēng chuī xuě mì hái x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