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说使君贫穷,早已用谷量取竹。谷中竹子成千上万,从未有一根弯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有关使君的情景。使君虽然贫穷,但他早已经用谷物交换来了许多笔直的竹子。谷中的竹子数不胜数,但每一根都直挺挺的,没有一根弯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主题。诗中的使君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他虽然贫穷,但通过努力工作和充分利用资源,他能够获得自己所需的物品。谷中竹子的数量之多强调了使君的努力和决心。竹子一直被视为坚韧和正直的象征,因此这首诗词可以理解为对坚持追求目标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另外,诗中对竹子的描绘也可被视作对自然界的赞美。竹子的笔直和不弯曲的形态反映了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景仰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和自然界秩序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已用谷量竹”出自宋代苏辙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yòng gǔ liàng zhú,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