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未尝识赏析

世人未尝识朗读

《题张安道乐全堂》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
譬如摩尼珠,宛转有余光。
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
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
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
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
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
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
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一些思考。作者认为,天命注定万物都是完整的,但人的境遇常常自己给自己带来伤痛。诗中以摩尼珠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就像摩尼珠一样,它转动时会散发出余光,即使没有外在的装饰,尘垢也无法使其失去光辉。这暗示人的本质和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荣耀和财富,而是内在的光芒和品质。

作者认为,这种理解并不为世人所知,只有像姑射手一样的明白的人自己领悟。他坚持自然而然地保持自己的本真,不勉强迎合他人的期待。作者回顾了自己四十年的奔忙,却没有陷入忧患的困境中。晚年得到了修养和养育,安然退隐于这个堂中。

最后两句提到了申屠执政,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象征着权势和名利。这里作者表示,即使遇到了权贵执政的郑人,也会以一笑置之,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在价值的追求。通过摩尼珠的比喻,强调了内心的光芒和品质对于个体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虚荣和名利。诗中融入了儒家的思想,强调自然和率性的重要性,不做勉强的迎合他人。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晚年的安享,表达了对修养和养育的珍视,以及对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坚守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品质,不受权势和名利的干扰。

整首诗意境简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内心追求的坚持。它给人以启示,引导人们关注内在的光芒和品质,追求自然和自由,坚守自己的原则。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