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家水调继哀音赏析

隋家水调继哀音朗读

《扬州五吟其一九曲池》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嵇老清弹怨广陵,
隋家水调继哀音。
可怜九曲遗声尽,
惟有一池春水深。
凤阙萧条荒草外,
龙舟想像绿杨阴。
都人似有兴亡恨,
每到残春一度寻。

诗意:
这首诗以扬州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描述了古代音乐家嵇康在扬州演奏《广陵散》时的情景,以及隋炀帝时期的水调音乐继承了哀怨之音。诗人感叹九曲池中的遗音已经消失,只有一池春水依然深邃。凤阙(指皇宫)荒凉,高处长满了野草,而龙舟则在绿柳的阴影中若隐若现。城里的居民似乎都怀着兴亡和悔恨的情绪,在每逢残春时都会寻找过去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嵇康和《广陵散》、隋炀帝和水调音乐的典故,以及九曲池和一池春水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凤阙和龙舟的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皇宫的凄凉和龙舟的寂静,给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感觉。

诗人通过城里居民的心情描写,将自己的情感与普通百姓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对兴亡和时光流逝的思考。残春的时候,人们都会去寻找过去的痕迹,这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时光的感慨,使整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苏辙以细腻的笔触和凄美的意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事物变迁的痛感,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追忆。这首诗以扬州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人情风景,给人以深思和感慨,展示了苏辙独特的才华和感悟。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