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唱酬十一首其九试罢後偶作》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门闭不开,
乌鸟相呼乐。
晨晖转帘影,
微风响松末。
喧哗适已定,
寂历方有觉。
人生竟何事,
外物巧相缚。
当时不自悟,
已过空成怍。
耕耘亦何苦,
游宦殊自恶。
弃彼既已误,
就此良应错。
谁能即两忘,
随缘更无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门扉的沉重关闭、乌鸟相互呼唤欢乐的场景,以及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投下的影子,微风轻拂松树的末梢,展现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繁杂的喧嚣渐渐平息,内心的寂静才得以觉察。诗人借此抒发对于人生中被外物牵扯的困扰和束缚的感慨。他认为人生中究竟有何意义,为何要被外物纷扰所累?曾经的自己没有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如今已经过去,只能感到空虚和无奈。耕耘田地也是何必的辛苦,游玩官场亦是自己内心所厌恶的。抛弃以前的错误选择,从此改变方向,这是理应的。然而,又有谁能即刻将过去的种种忘却,随遇而安,不再刻意追求?
赏析:
苏辙的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景象,与内心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表达了对于外界纷扰的厌倦和对于内心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重门闭合与乌鸟欢乐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人进一步指出,人生中许多事情都是被外物所束缚,而自己并没有自觉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过去的错误选择和现状的无奈,他希望能够抛弃过去的迷惑,选择重新开始。然而,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摆脱过去的束缚,随遇而安,不再追求功名利禄。整首诗词抒发了对于内心自由和追求真实意义的渴望,以及对于纷繁外物的厌恶和反思。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思考,展示了苏辙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触觉。它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追求自由的思考。
“微风响松末”出自宋代苏辙的《试院唱酬十一首其九试罢後偶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ēi fēng xiǎng sōng mò,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