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阴曲》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虎在洞穴里休息的场景,猎人不敢靠近观察。苏辙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诗词中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湖阴曲》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
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
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
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
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惊走风萧萧。
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虎在洞穴里休息,猎人不敢窥视。
高贵的骏马、华丽的马鞍、盗墓的走马灯,巡城三圈一片茫然。
帐篷中的白昼梦环绕着壁幕,惊醒后才发现是一名黄须儿。
马鞭上挂着七种宝石,猛士徘徊无法越过。
射出的箭矢像冰一样远去,明天神兵将降临红霞之上。
荒城至今仍无人居住,孤独的兔子惊慌地奔逃,风声萧萧。
诗意和赏析:
《湖阴曲》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中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渺小与无奈。老虎作为自然界中的顶级猛兽,它的存在使猎人们胆怯,不敢贸然接近。通过描绘骏马、马鞍和盗墓的走马灯等形象,诗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景象,以此凸显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捉摸的一面。
诗词中的黄须儿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形象,他的出现唤起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界限的思考。在梦中,人们往往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当惊醒后才发现真相。这种对真实与虚幻的辨别和觉醒的意象,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本质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的结尾将注意力转向了荒城和孤独的兔子。荒城的存在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光阴的荏苒,人们已经不再居住在这座城市。孤独的兔子在风声中惊慌奔逃,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这些意象呼应了诗词开篇的老虎穴,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虚幻与现实的关注。
《湖阴曲》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动形象,以及对现实与梦幻、生命与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人与自然、人生与命运的深刻洞察和感悟。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反思。
“孤兔惊走风萧萧”出自宋代苏辙的《湖阴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ū tù jīng zǒu fēng xiāo xiāo,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