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居五咏其三读书》是苏辙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读书时所面临的困扰和挣扎,以及对过去和现在读书者的反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习气不易除,书魔闲即至。
图史纷满前,展卷辄忘睡。
古今浩无垠,得失同一轨。
前人已不悟,今人复如此。
愍然嫠妇忧,嗟哉肉食鄙。
掩卷勿重陈,恸哭伤人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矛盾情感和深思。首先,作者描述了读书的习气难以改变,即使在闲暇时刻,书籍的诱惑依然降临。他将书籍比喻为"书魔",暗示了读书带来的沉迷和无法自拔的感觉。
接着,作者提到了图书和历史的丰富多样,展示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然而,他也指出,即使有如此丰富的资源,读书者仍然经常会忘记已读过的内容,导致知识的浪费。这种得失同一轨的境况,让作者感叹前人已经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而当下的读书者也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在最后几句中,作者表达了对于当前读书者的同情和忧虑。他以"嫠妇"的形象来比喻当代读书者,表示他们像是丧偶的妇女一样忧虑。"嗟哉肉食鄙"这句话则指出,现代人过于注重物质享受,对于精神追求的轻视与忽略。
最后两句中的"掩卷勿重陈,恸哭伤人气"是作者对读书态度的建议。他告诫读书者不要总是重复翻阅已读过的书籍,而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并且,他认为过度沉迷于读书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人,会因此而伤害到自己的精神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读书者困扰和挣扎的描写,以及对前人和当代读书者的反思,表达了对于读书的深思和警示。它提醒人们在读书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平衡,不要让书籍成为束缚自己的"书魔",同时也要珍惜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习气不易除”出自宋代苏辙的《闭居五咏其三读书》,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 qì bù yì chú,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