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是苏辙(1039年-1112年)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竹养经年,生笋大如母。
我养了这竹子好些年,它的新笋已经长得和它的母体一样大了。
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
开始时,我将它从林中放出,现在它已经长得茂盛,可以供人们享用。
欲求五寸围,更听三年后。
我希望它的茎围可以达到五寸,但我也知道这需要再等三年。
萧疏尽椽桷,无复堪作帚。
它的竹枝稀疏,不再适合做扫帚了。
吾庐适营葺,便可开户牖。
我家的房屋修缮好了,可以打开窗户。
秀色到衣冠,清风荡尘垢。
竹子的美丽展现在它的外表上,清风吹拂可以将尘垢吹走。
物生恨失养,养至无不厚。
万物都有生命,它们会因为缺乏养护而感到悲伤,只有充分滋养它们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斧斤日摧剥,阴阳自难救。
斧头和锯子每天都在剥削它,阴阳力量也无法阻止这个过程。
闲居玩草木,农圃即师友。
在闲暇中,我喜欢欣赏草木,田园也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养人如养竹,举目皆孝秀。
养育人才就像养护竹子一样,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孝顺出色的人。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养竹的经历和感悟。通过对竹子的养护和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关怀和孝道的思考。他将竹子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类比,强调养护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于孝顺美德的崇高赞美。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人文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出苏辙深邃的思想和文化素养。
“病竹养经年”出自宋代苏辙的《养竹》,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ng zhú yǎng jīng niá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