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二漱玉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回不见落银潢,
余溜喧豗响石塘。
目乱珠玑测空谷,
足寒雷电绕飞梁。
入瓶铜鼎春茶白,
接竹斋厨午饭香。
从此出山都不弃,
满田粳稻插新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游览庐山山阳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心境。诗中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变化和生命的永恒。
赏析:
首句“山回不见落银潢”,描绘了山间回声回荡,但却无法看到银光的情景,给人以神秘和遥远之感。接着,“余溜喧豗响石塘”,形容水流声喧哗,回响在石塘中,增添了山水的生动和活力。
第三句“目乱珠玑测空谷”,以目眩心乱的形象,描绘了山谷的深邃和空灵。诗中的珠玑是指宝石,通过目眩的感觉,传达出作者在山中感受到的美丽和壮观。
接下来的一句“足寒雷电绕飞梁”,以寒冷的足感,描绘了雷电在山林间穿梭的景象。这一句中的雷电形容了山间的气象变化,给人以震撼和惊艳之感。
下半首诗以饮食之物展开描写,通过对茶和午饭的描绘,表达了安逸和满足的情感。“入瓶铜鼎春茶白”,描绘了清新的春茶,给人以品味和养神之感。“接竹斋厨午饭香”,描绘了竹斋中午饭的香气扑鼻,给人以舒适和满足的感受。
最后两句“从此出山都不弃,满田粳稻插新秧”,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并表示自己将不离开这片土地,继续从事农田劳作。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执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山水和农田的深深眷恋,表达了对乡土情怀的赞美和珍视。
“山回不见落银潢”出自宋代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二漱玉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huí bú jiàn luò yín huá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