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阻风游东寺》是苏辙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
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
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
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
一风辄九日,未悉土囊怒。
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
故人念征役,一饭语平素。
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
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
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南康途中游览东寺时的感受和情绪。诗人渴望穿过彭蠡湖,但南风迟迟不肯相助。他坐在摇晃的小船上感到厌倦,然而古老的寺庙给予了他旅途的慰藉。他站在朝南的轩窗前,看着惊涛卷起前浦,微雪飘散,仿佛玉山在舞动。一阵风似乎持续了九天,他还没有领悟到土囊(行囊)的愤怒。船行断绝了百里,他仰望着飞过的大雁。他的故人想念着他在征役中的辛劳,一顿简单的饭食,探询着他的近况。竹林在清风中摇曳,松树的声音与秋雨交错。他的生活充满忧虑和困扰,十年来一直没有安宁的地方。他已经淡忘了南方和北方的区别,无需计较速度的快慢。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他渴望前行,但受制于南风的阻挡,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古寺给予他安慰和慰藉,暗示着信仰和历史的力量可以在困境中给予人们力量和希望。描绘湖面上的波浪和飞舞的雪花,以及飞过的大雁,传达出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生命的律动。诗人的忧虑和不安,在竹林和松树的景象中得到了表达,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南北分隔和时间流逝的淡忘,强调了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物,而不是追求速度和计较得失。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思相结合,展现了苏辙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松声乱秋雨”出自宋代苏辙的《南康阻风游东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ōng shēng luàn qiū yǔ,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