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箫声断悲风起赏析

玉箫声断悲风起朗读

《凤凰台》是宋代文人汪元量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景象,草木茂盛的高台上没有凤凰飞翔,大江不分昼夜地向东流去。这里提到的齐梁地,曾经是富饶的土地,但现在已经荒废,只有千树乌鸦栖息,而王谢家则变得空无一物,只剩下一丘蚁穴。

诗中还描绘了几个场景:骑马的僧人们争相渡过淮河口,捕鱼的人们居住在石头洲。最后,玉箫的声音戛然而止,悲伤的风吹起,而长安的李白却再也看不到他的愁苦。

这首诗以凤凰台为主题,通过写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凤凰台是一个象征着荣耀和辉煌的地方,但现在已经被时间和命运所遗忘。大江东流不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齐梁地的废墟和王谢家的荒凉,暗示着一段曾经的繁荣与现在的衰落。

诗中出现的僧人和捕鱼人,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这种景象与凤凰台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事无常、兴衰无常的主题。

最后两句描绘了玉箫声的断绝和李白的愁苦。玉箫声断,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已经消逝,悲风起,象征着悲伤和不安。长安的李白愁苦难以言表,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艰辛。

整首诗以凄凉的景象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时光流转、兴衰转换的主题,唤起人们对于命运无常和人生苦难的思考。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