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芜径路人千里赏析

绿芜径路人千里朗读

《潼关》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经过潼关时的情景和感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潼关

蔽日乌云拨不开,
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
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
愁来莫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
大漠天寒鬼哭哀。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经过潼关时的景色和情感。诗人触景生情,面对乌云密布、遮住了阳光的景象,他心中充满了苦闷和沮丧。他无奈地勒住马缰,勉力前行,度过了潼关。在这条绿草如茵的小径上,行人们奔波千里,只为远方的目标。而在邮亭旁的黄叶下,他停下脚步,喝上一杯酒,给自己一点解脱和慰藉。

然而,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沉沦的悲痛,他的泪水空悬,无法挽回已经发生的事情。当愁绪袭来时,他不敢再登上望乡台,因为那里只会让他更加思乡。而在桃林和大漠之外,秋风开始吹起,天空变得寒冷,甚至有鬼哭的声音,这无疑增添了诗中的哀愁和凄凉。

赏析:
《潼关》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沉沦和离乡之苦的思考与感受。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乌云蔽日、昏暗的景象,通过这种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沮丧和困惑。同时,诗中的绿芜小径和黄叶邮亭,为诗中的压抑氛围增添了一丝生机和解脱的意味。诗人的悲愤之情在他的国家和家乡之间挣扎,他对国家的忧患和对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旨。

最后两句诗中,桃林塞外的秋风和大漠的寒冷,以及鬼哭的声音,为诗中的情感注入了更深的凄凉和哀怨。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忧伤和无奈。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潼关》成为了一首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诗作,引发读者对人生、国家和离乡的思考。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绿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