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台》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李少卿筑台望月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壮志未酬的悲凉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凄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蒙,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少卿筑台望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壮志未酬的悲凉感受。
诗词的赏析:
诗词以望月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月落泪纵横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伤感。李少卿心怀归国之情,却未能实现壮志,中途遭遇挫折。作者通过描写李少卿登上李陵台的景象,展现了台上的荒凉景象和周围迷雾弥漫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的孤独悲凉。诗的最后,作者以朔风共呜咽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李少卿的同情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凄凉而悲怆,通过景物的描写和主人公的内心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朴素而真挚,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忧伤和思索的情绪。
“下马登斯台”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李陵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mǎ dēng sī t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