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云上天衢赏析

蹊云上天衢朗读

《西灵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之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
当我听闻西方的灵鹫,它佩戴着神秘的龙冠展翅飞翔。
这里的西灵鹫是指神秘的仙鹤,给人一种神奇而宏伟的印象。

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
山神知晓我前来,夜雨洗净了身上的尘垢。
这里的山神是指山中的神灵,暗示作者在山林中的行程。

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
背篓扛在背上,即使是微弱的雨雾,也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蜿蜒石径。
这里的篮舁是指背篓,作者形容自己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敢掉以轻心。

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清风吹拂树林,征途中的衣袍尽湿。
作者描述了清风吹拂山林的景象,同时也描绘了自己行走在雨中的情景。

樵人向我言,君行欲何如。
一位樵夫向我说话,询问我的旅行目的。
樵人代表着山中的居民,作者与他们有着对话,突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松杉已在望,尚有七时馀。
松树和杉树已经出现在视野中,离目的地还有大约七个时辰的路程。
这里的松杉是山林中常见的树木,作者在途中看到了它们,意味着离目的地已经很近。

崎岖雨过水,蹊云上天衢。
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雨水流过小溪,蜿蜒向上,直上云端。
作者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雨水流动的情景,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飞楼及涌殿,峥嵘映浮屠。
高楼和宏伟的殿宇,屹立在浓密的云雾中,映照着高耸的佛塔。
这里描绘了山中的景观,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氛围。

幽鸟若相喜,好音弄笙竽。
幽静的鸟儿仿佛欢喜起来,发出悦耳的笙竽之音。
作者用比喻描绘了山中的鸟鸣声,给人以宁静和欢乐的感觉。

为言一宿觉,何妨更踟蹰。
虽然有人建议我在此地过夜,但我仍然犹豫不决。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是否在山中过夜的犹豫,突显了他对旅行的思考和决策的权衡。

《西灵鹫》这首诗词以山林之行为题材,通过描绘作者在山中的旅程,展现了山林的神秘、壮美和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诗词的开头即以西灵鹫为引子,揭示了山中的奇妙景象。接着,描述了作者行走在山中的艰辛和细腻之处,如背篓受雨雾的影响、衣袍湿润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细致观察。

诗中出现的樵人则代表了山中的居民,与作者进行对话,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流。而随后的描绘山中的景观,如松杉、飞楼、涌殿和浮屠,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同时又以幽鸟欢喜的形象,赋予了诗词一丝欢乐和宁静。

最后几句诗则呈现了作者在决定是否过夜时的犹豫和思考,使得整首诗词更具人情味和思考性。通过这种展示,诗词在描绘山中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对旅行的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西灵鹫》以山林之行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展现,传达了一种对于山林的赞美和对旅行的思考。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