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祠曲》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古庙为背景,描绘了古庙陈旧的景象和祭祀活动的情景,同时流露出对命运不确定性和寂寞孤独的思考。
诗词中提到了古庙壁斜倚、雨滴洒在香案上、死树上挂着未燃化的纸钱等景物,这些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庙宇荒凉、岁月沧桑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庙宇的凄凉景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兴盛昌隆的庙宇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了春秋时节的祭祀活动,乌鸦在得到食物后发出的叫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场景的描绘。这些描写突出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肃穆和人们对于神灵保佑的期望,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仪式的思念和对于神明的虔诚之情。
诗中以"人人欢喜得好珓,低昂拜跪山花飞"来形容人们在祭祀活动中的快乐和庄重,表现了人们对于神明的敬畏和对于吉祥幸福的向往。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描绘欢乐祥和的场景,而是突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困苦。他用"宁知祸发在旦夕,空村无烟唯瓦砾"表达了对于命运变迁的担忧和对于困境的感慨。诗中的"庙傍乌鸦亦不来,独留土偶眠苍苔"揭示了寂寞和孤独的心境,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神祠曲》通过描绘古庙的凄凉景象和祭祀活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孤独困苦的思考。诗人通过反差的描写,将人们对于神明和吉祥的向往与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相结合,传达出对于命运的思索和对于生活的疑问。诗词中的意象丰富、用词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情感体验。
“人人欢喜得好珓”出自明代刘基的《神祠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rén huān xǐ de hǎo jià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