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的咏史之情,融合了对国家兴衰、历代政治风云和人民苦难的思考和感慨。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揭示了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带来的深刻触动。诗人深情地歌颂了那些忠心耿耿、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节义士,他们视自己的生命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守正义。诗词中也提到了历史上一些令人痛心的事实,如贤臣被残害、国家衰败、社会动荡等,这些都引发了诗人对于当下政治的反思。
赏析:
《咏史(二十一首)》以朴素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忧患意识。诗人通过历史的镜头,提醒人们应当正视当下的政治问题,深思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诗词中的反问句"不有锢党禁,何由起黄巾",引发了对当时政治制度的质疑,表达了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无奈和愤慨。而"为邦贵知本,明主宜书绅"这句诗,强调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有明主和忠臣,诗人对于政治良知和贤能的期待和推崇。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和爱护之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珍视国家的根本和人民的福祉,呼唤着一个有良善政治和社会公正的新时代。
“明主宜书绅”出自明代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zhǔ yí shū shē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