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王珪所作,描绘了一个充满吉祥和福气的场景。诗中描述了宝缕和灵符的集合,象征着各种祥瑞和驱散疾病的力量。天人共享无尽的福祉,尽享天赐的幸福,即便年岁已高,仍能见到自己的曾孙。
赏析:
这首诗以宝缕和灵符为象征,通过描绘各种吉祥的符号来表达美好的寓意。宝缕象征着珍宝和吉祥,而灵符则代表着神奇的力量,能够驱散百疫。这些符号的集合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祥和和庇佑的气息。
诗中提到天人共享无限福祉,表达了一种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融。这种福祉不仅仅是财富和荣誉,更包括了心灵的宁静和幸福感。即使年岁已高,作者仍然能够见到自己的曾孙,这也象征着家族的延续和繁荣,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吉祥幸福的场景,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受。它展示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吉祥和福祉的追求。
“未老见曾孙”出自宋代王珪的《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lǎo jiàn zēng sū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