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贡南漪三首》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秀野春如绮,
平湖水拍天。
商诗凉月夜,
把酒狎鸥边。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春天的赞美。诗人将春天的美景比喻为一幅华丽的锦绣,野外的景色如此秀丽,仿佛是一幅绮丽的图画。湖水平静如镜,泛起的水波似乎要拍到天上去。商诗指商山,是指月夜时商山上的凉爽气息。夜晚的月光照耀下,商山清凉宜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举起酒杯,与鸥鸟一起玩耍作乐。
秋柏已成实,
寒花谁为妍。
伤心耆旧尽,
何用慰华颠。
接下来,诗人转而描写秋天的景色。秋柏已经结满了坚实的果实,而那些寒冷的花朵却无法与秋柏的果实相比美丽。这里,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伤感和颓废之情,似乎在问自己,对于年老色衰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可以慰藉的呢?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和秋天的凄凉,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王珪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秀野春如绮”出自宋代王珪的《挽贡南漪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ù yě chūn rú qǐ,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