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楼》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越王楼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越王楼的景色和声音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越王楼横跨险峻的山峦,压迫着古老的州城,
至今仍被传颂为越王楼。
山峰分割冷翠色的树影落在屋檐上滴下,
水声在冰冷的空气中撕裂,绕槛流淌。
这首诗词通过对越王楼的描绘,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对比和交织。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山峰的险峻和古州城的庄严,让读者感受到壮丽景色的气势。同时,诗人通过描写山峰上冷翠的树影和水声在楼檐和槛边流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山、水、楼的形象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越王楼的敬仰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宁静的境界,感受到山水之间的静谧和美丽。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跨险盘危压古州”出自宋代王珪的《越王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 xiǎn pán wēi yā gǔ zhō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