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夜自娱自乐的心情和境遇。
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远离尘世的生活,虽然他将自己的经历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尘事,但他对于岁月的流逝却有些惆怅。晚上,他坐在丛竹间,感受着晴天时微风吹过竹林的清凉,他也观赏着夜晚的明月如花一样的光辉。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
接下来,诗人以石乱泉咽、苔荒径斜的景象形容自然界的破败和荒凉,也反应出自己内心的落寞和困惑。
然而,诗人又陶然自得地表示,他沉浸在琴音和美酒中,忘记了自己的尘世之忧,在自己山间的居所中过得自在无忧。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出人们对于心灵满足和平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于离世之念的思考。
“石乱知泉咽”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春宵自遣》,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luàn zhī quán yà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