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参寥》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心灵自由和修行的向往,以及对友谊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
惟於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
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
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
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
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
会逢万里风,一系五湖船。
酌我岩下水,咽子山中篇。
诗意和赏析:
《寄参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宁静自由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平生以追求心灵的西方(指追求心灵的自由)为愿望,将世俗的纷扰摆落一旁,与那些能够忘却岁月的世外人相伴。诗人赞颂了公(可能指朋友或知己)是他的同道,相识之前就像早年的步兵一样辞章满纸,晚年则如参禅云门一般静心修行。
诗人离开喧嚣的世界,舍去了名利,来到孤山下的一间室中,环境清幽宁静。在黄昏时分,林中传出幽幽的磬声,竹林间飘散着淡淡的烟雾。昨天收到了朋友寄来的信,坐在那里,想起了参寥泉,泉水如此清澈明净,感受到了它所散发的清雅之美。
诗中表达了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思忖着自己与友人分别已有多久,头发已经由黑转白。诗人虽然知道朋友也关心自己的老去,但他并不需要朋友的怜悯。只要有缘,无论风雨多么艰险,他们都能相聚。诗人在山下倒饮着山泉,感受着山林的静谧,默默地品味着山中的景色。
《寄参寥》以简洁的语言、深入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自由和友情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思考。通过自然山水的描绘和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人展示了对于心灵追求和真挚情感的追寻,使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与温暖。
“昨日寄书至”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寄参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ó rì jì shū zh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