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年华逝去和人生终将衰老的忧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横烟下平林,
闲云依袤岭。
寓想高鸿背,
游目凌倒景。
吁嗟老于行,
末路未遑骋。
晚岁竟如何,
三叹心耿耿。
这首诗意蕴含丰富,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自身感慨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横烟下平林的景象,闲云依袤岭。这里的横烟和闲云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展示了秋日的宜人氛围。袤岭的描写则增添了山水的层次感,并与横烟、闲云形成了和谐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通过寓想高鸿背、游目凌倒景的表达,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结合。高鸿背意味着逆风而行,游目凌倒景则暗示着眼前景象变幻莫测。这种描绘与诗人内心的感叹相呼应,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吁嗟老于行,末路未遑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年龄的担忧和对未来可能失去机会的忧虑。晚岁竟如何,三叹心耿耿。最后,诗人用三叹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忧虑,表明他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感到深深的思考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年华流逝和人生短暂的忧思。诗人通过景物与心境的交织,表达了对困难和挫折的思考,以及对年老和未来的忧虑。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闲云依袤岭”出自宋代李廌的《秋日杂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án yún yī mào lǐ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