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应》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意玄妙,通过对银汉(即银河)与红墙、卢家白玉堂、王昌等事物进行对比,揭示了人事变迁的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银河是一道红墙,将卢家白玉堂与其隔开。卢家白玉堂是指王昌的宅邸,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红墙与白玉堂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富贵与平凡之间的差异。作者调侃地说,谁能与王昌传递信息,都知道他有一对价值连城的鸳鸯宠物,暗示了王昌的富有和奢华。
诗中的“银汉是红墙”意味着人们常常会被幻觉所迷惑,现实与虚幻、美好与残酷交织在一起。作者以银汉代指红墙,折射人们对幻想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以凄凉诗情,通过对红墙、白玉堂和鸳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权贵世家的批评和对现实世界的迷茫和疑惑。李商隐在诗中通过描绘红墙与银河的对比,揭示了人事易变、富贵不长久的道理,对于尘世俗世的虚幻和无常充满感慨和警醒。
中文译文: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赏析:
《代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触动和思考。通过对银汉、红墙、白玉堂和鸳鸯的描绘,反映了社会上富贵与贫苦之间的不平等和情感的冷漠。
诗人通过对银汉的赋予“红墙”这个隐喻,传达了妖冶和虚幻的感觉。红墙在文化上通常表示富丽堂皇的高处,但在这首诗中,诗人选择将银汉形容为红墙,暗示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线模糊。诗人用这种幻想和虚构的手法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疲倦和对权贵阶层的批评。
诗中最后提到的三十六鸳鸯,象征了权力和财富的集中。诗人用王昌拥有的三十六对鸳鸯来揭示他的财富和地位,暗示了富贵的虚无和安逸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对幻想与现实的对比,传达了人事易变、现实又无常的深刻道理。它既有着对人情世故和社会现象的揭示,又表达了诗人对现实迷惑和对富贵虚幻的反思。
“谁与王昌报消息”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代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yǔ wáng chāng bào xiāo x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