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连江陈丞闵雨》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雨两甲子,夏雨知复多。
春雨已经持续了二十年,夏雨又知道还会更多。
诗人以雨水的频繁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春雨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夏雨也即将再次降临,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
麰麦已受弊,波及术与禾。
麦子已经受到了伤害,影响到了农业技术和庄稼。
诗中的麰麦指的是小麦,表达了农作物受到了灾害的困境,也暗喻社会的困顿和衰败。
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
庄稼依然有一线希望,长时间的雨水可以拯救人们的困境。
诗人通过庄稼的希望来寄托对未来的期盼,尽管受到了洪涝灾害,但人们仍然寄希望于雨水能够解救他们的困境。
云师挟风伯,斥去烦撝诃。
云师指的是掌管天气的神仙,他驱赶了烦恼和困扰。
诗人以神话的形象来表达人们追求神仙的力量,希望能够摆脱烦恼和困扰,迎接美好的未来。
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时和。
土地被水浸泡,不得以干燥,与季节的和谐相悖。
诗人以土地被水浸泡不得以干燥为象征,表达了社会的困境和不和谐的状态。
山翁食病粟,一饱宁忧佗。
山中的老人吃着有病的粮食,一饱之后宁愿不再忧虑。
诗人通过山中老人吃病粟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仍然能够寻找到满足和安慰,宁愿抛开忧虑。
军储涸邻国,柰此黔赤何。
国家的军备枯竭,邻国欺凌,对此黔赤(指陈丞闵)应当如何应对。
诗人借用国家军备枯竭和邻国威胁的情景,表达了对陈丞闵的期望和关切,希望他能够应对国家的危机。
谁为四达聪,黜陟分两科。
谁能够使四方通达,明智聪明,黜陟分别成两科。
诗人寄望于有智慧和能力的人能够使四方通达,推行明智的政策,排除愚昧和无能。
陈谟坐皋夔,御侮用牧颇。
陈谟坐在皋夔山(指高岳山)上,驱散侵犯,治理乱政。
诗人以陈丞闵坐在皋夔山上的形象,表达了他在政治上的坚定和果断,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治理的期望。
上当天公心,立致击壤歌。
上当天公心,立志奋发,发出击壤的歌声。
诗人表达了对陈丞闵的赞扬和支持,称他具有天公之心,决心奋发,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发出击壤的歌声,表示要消除困境,恢复社会的繁荣。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象和寓言形象为表达手法,通过描绘雨水、庄稼、神仙、山中老人等生动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困境的忧虑和对国家复兴的期望。诗中抒发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治理者的期待,以及对人们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讴歌。整体上,这首诗词既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民生困境,又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霖霪人告瘥”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连江陈丞闵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 yín rén gào chà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