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州画像记翻译及注释
翻译
宋仁宗至和元年的秋天,有谣言从四川一带传过来,说是敌人要侵犯边界,驻边军士夜里都惶恐不堪,老百姓基本上逃跑了。谣言四起,震动了京城。皇上正准备选派、任命御敌的将帅,天子说:“别造成大的祸乱,也不要促成事变。虽然现在谣言很猖狂,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外患是不会造成大灾难的,事变是在内部引起来的。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也不可以付诸武力解决。只需要派一两个大臣前去就能处理好的。谁能够处理好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去带领军队?”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恰好是合适的人选。”天子赞同道:“好!”张公却借口要奉养父母拒绝前去,但是皇上没有批准他的请求,于是他就出发前去了。
十一月才到达蜀地。就在他上任的当天,就下命令让驻军回去,并解散守备人员,他还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由我来对付,你们就不必劳心了。”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还和以前一样庆贺新春,一直都没有什么敌寇前来入侵。很快到了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私下里商量在净众寺里摆放张公的像,张公没有阻止住百姓的这一行动。
眉阳人苏洵告诉百姓说道:“没有发生祸乱,还是很容易控制的;祸乱已经发生了,也还是容易治理;可是已经出现了祸乱的苗子,但是还没表现出祸乱,这种情况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马上要发生但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是最难治理的。因为我们不可以出现了祸乱的苗子就急着去做,又不能因为祸乱还没出现就放松警惕了。现在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正好像是器物现在已经倾斜,可是还没有倒地的情形。只有你们的张公,还能稳稳地坐定,面色不改,慢慢地站起来扶正器皿。扶正之后,他又慢慢地坐下,没有一点骄傲的神色。为天子管理百姓,他能做到孜孜不倦,这就是你们的张公。你们因为张公的智慧得到了生存,他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还有,张公曾对我说:‘老百姓的性情是可以改变的,只是要看官吏怎么对待他们。众人传言说,蜀地人小乱不断。上司于是就用对待盗贼的办法来对待这里的老百姓,对他们用管束盗贼的刑法来约束他们。那些百姓本来就已经很害怕了,现在还用残酷的刑法对待,这样百姓才狠下心来抛弃父母妻儿,不顾性命,变成了盗贼,所以大乱常常发生。要是对他们施以礼仪教化的话,按照法律来差使他们,这里的人就变成最容易管理的了。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导致变乱发生,那么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叛乱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来对待他们,那么蜀人也会认为自己是齐鲁有教化的人了。假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来办事,一味靠武力来威胁平民,我是不会干的。’啊!爱惜蜀人是多么真诚啊,对待蜀人是多么厚道啊,在张公之前,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大家听了,一齐重新行礼说:“是。”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一定要记在心里;即使你们死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孙记在心里。他的丰功伟绩,已经在史官的史册上有记录了,不需要再画像了。况且张公不想这样做,那又怎么办呢?”众人都说:“张公不会理会这些事的。就是这样,我们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时听说有人做件好事,还要问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处,还有那人的身形、年龄大小、面容等基本情况呢;还有一些人,还要问到他的生平爱好,是为了更好地推测他的人品。这些人也是史官写入他的传记里的,主要是想让天下人不仅记在心里,还要时刻出现在眼前。音容在人们的眼睛中时常闪现,所以才会记得更加久远啊。因此,画像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苏洵听了,无言以对,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张公出生于南京,为人很高洁,有高尚的节操,很有雅量,声明传播于天下。国家有重大事情,都可以托付给他的。在文章的末尾我作一首诗,内容如下:大宋天子坐龙廷,甲午之年日月新。忽然蜀人谣言起,边关敌寇将兴兵。朝廷良将纷如雨,文臣谋士多如云。天子赞叹说声嘻,命我张公远出征。张公方平来东方,西风猎猎大旗扬。蜀人围观睹风采,人山人海满街巷。齐道张公真坚毅,神色镇静又安详。张公开口谕蜀人:“各自还家且安顿,谣言莫传自安宁。谣言不祥且勿听,回去照常作营生。春日动手修桑枝,秋天谷场要扫清。”蜀人磕头拜张公,称他就像父与兄。公在蜀国园林居,草木繁茂郁葱葱。宴请文官与武将,击鼓作乐咚咚响。蜀人庆贺来观望,共祝公寿万年长。姑娘佳丽美婵娟,幽娴贞静闺房间。幼儿哇哇向人啼,牙牙学语已能言。当初张公不来蜀,你辈早已填沟壑。如今庄稼多茂盛,粮仓高耸堆满谷。可感我们妇与子,欢欢喜喜庆丰足。张公本是朝中臣,天子左右得力人。天子下诏命返驾,张公岂敢不允承。修起殿堂好庄严,又有廊房又有庭。公像挂在正当中,朝服冠带宛如真。蜀人纷纷来禀告,不敢放荡做懒人。张公放心回京城,像挂殿堂传美名。
注释
张益州:宋朝南京人,字安道,官益州刺史。
传言:相互谣传。
以亲辞:用养老的理由推辞官职。
欹(qī):倾斜。
油然:谦和谨慎的样子。
繄:是的意思,为助词。
属:有所托付。
暨暨:果敢的样子。
于于:自足的样子。
条:修理。
骈骈:茂盛的样子。
渊渊:象声词,敲鼓的声音。
娟娟:美好。
闲闲:悠闲的样子。
哇哇:孩子的哭声。
芃芃(pénɡpénɡ):美貌盛。
仓庾:放谷的地方。
崇崇:高峻的样子。
庑(wǔ):堂下的周屋。
张益州画像记评析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夸赞他“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评价都是很合理的。
張益州畫像記翻譯及注釋
翻譯
宋仁宗至和元年的秋天,有謠言從四川一帶傳過來,說是敵人要侵犯邊界,駐邊軍士夜裏都惶恐不堪,老百姓基本上逃跑了。謠言四起,震動了京城。皇上正準備選派、任命禦敵的將帥,天子說:“別造成大的禍亂,也不要促成事變。雖然現在謠言很猖狂,但我已經打定主意了,外患是不會造成大災難的,事變是在內部引起來的。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也不可以付諸武力解決。隻需要派一兩個大臣前去就能處理好的。誰能夠處理好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去帶領軍隊?”於是眾人推薦說:“張方平恰好是合適的人選。”天子讚同道:“好!”張公卻借口要奉養父母拒絕前去,但是皇上沒有批準他的請求,於是他就出發前去了。
十一月才到達蜀地。就在他上任的當天,就下命令讓駐軍回去,並解散守備人員,他還派人對郡縣長官說:“敵寇由我來對付,你們就不必勞心了。”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還和以前一樣慶賀新春,一直都沒有什麽敵寇前來入侵。很快到了第三年的正月裏,百姓私下裏商量在淨眾寺裏擺放張公的像,張公沒有阻止住百姓的這一行動。
眉陽人蘇洵告訴百姓說道:“沒有發生禍亂,還是很容易控製的;禍亂已經發生了,也還是容易治理;可是已經出現了禍亂的苗子,但是還沒表現出禍亂,這種情況叫做將要發生禍亂,禍亂馬上要發生但是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是最難治理的。因為我們不可以出現了禍亂的苗子就急著去做,又不能因為禍亂還沒出現就放鬆警惕了。現在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勢,正好像是器物現在已經傾斜,可是還沒有倒地的情形。隻有你們的張公,還能穩穩地坐定,麵色不改,慢慢地站起來扶正器皿。扶正之後,他又慢慢地坐下,沒有一點驕傲的神色。為天子管理百姓,他能做到孜孜不倦,這就是你們的張公。你們因為張公的智慧得到了生存,他就是你們的再生父母。還有,張公曾對我說:‘老百姓的性情是可以改變的,隻是要看官吏怎麽對待他們。眾人傳言說,蜀地人小亂不斷。上司於是就用對待盜賊的辦法來對待這裏的老百姓,對他們用管束盜賊的刑法來約束他們。那些百姓本來就已經很害怕了,現在還用殘酷的刑法對待,這樣百姓才狠下心來拋棄父母妻兒,不顧性命,變成了盜賊,所以大亂常常發生。要是對他們施以禮儀教化的話,按照法律來差使他們,這裏的人就變成最容易管理的了。要是把他們逼急了導致變亂發生,那麽即使是齊魯的百姓也會叛亂的。我用對待齊魯百姓的方法來對待他們,那麽蜀人也會認為自己是齊魯有教化的人了。假如任意胡來不按法律來辦事,一味靠武力來威脅平民,我是不會幹的。’啊!愛惜蜀人是多麽真誠啊,對待蜀人是多麽厚道啊,在張公之前,我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大家聽了,一齊重新行禮說:“是。”
蘇洵又說:“張公的恩情,一定要記在心裏;即使你們死了,也要讓你們的子孫記在心裏。他的豐功偉績,已經在史官的史冊上有記錄了,不需要再畫像了。況且張公不想這樣做,那又怎麽辦呢?”眾人都說:“張公不會理會這些事的。就是這樣,我們的心裏很是過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時聽說有人做件好事,還要問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處,還有那人的身形、年齡大小、麵容等基本情況呢;還有一些人,還要問到他的生平愛好,是為了更好地推測他的人品。這些人也是史官寫入他的傳記裏的,主要是想讓天下人不僅記在心裏,還要時刻出現在眼前。音容在人們的眼睛中時常閃現,所以才會記得更加久遠啊。因此,畫像也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蘇洵聽了,無言以對,就為他們寫了這篇畫像記。
張公出生於南京,為人很高潔,有高尚的節操,很有雅量,聲明傳播於天下。國家有重大事情,都可以托付給他的。在文章的末尾我作一首詩,內容如下:大宋天子坐龍廷,甲午之年日月新。忽然蜀人謠言起,邊關敵寇將興兵。朝廷良將紛如雨,文臣謀士多如雲。天子讚歎說聲嘻,命我張公遠出征。張公方平來東方,西風獵獵大旗揚。蜀人圍觀睹風采,人山人海滿街巷。齊道張公真堅毅,神色鎮靜又安詳。張公開口諭蜀人:“各自還家且安頓,謠言莫傳自安寧。謠言不祥且勿聽,回去照常作營生。春日動手修桑枝,秋天穀場要掃清。”蜀人磕頭拜張公,稱他就像父與兄。公在蜀國園林居,草木繁茂鬱蔥蔥。宴請文官與武將,擊鼓作樂咚咚響。蜀人慶賀來觀望,共祝公壽萬年長。姑娘佳麗美嬋娟,幽嫻貞靜閨房間。幼兒哇哇向人啼,牙牙學語已能言。當初張公不來蜀,你輩早已填溝壑。如今莊稼多茂盛,糧倉高聳堆滿穀。可感我們婦與子,歡歡喜喜慶豐足。張公本是朝中臣,天子左右得力人。天子下詔命返駕,張公豈敢不允承。修起殿堂好莊嚴,又有廊房又有庭。公像掛在正當中,朝服冠帶宛如真。蜀人紛紛來稟告,不敢放蕩做懶人。張公放心回京城,像掛殿堂傳美名。
注釋
張益州:宋朝南京人,字安道,官益州刺史。
傳言:相互謠傳。
以親辭:用養老的理由推辭官職。
欹(qī):傾斜。
油然:謙和謹慎的樣子。
繄:是的意思,為助詞。
屬:有所托付。
暨暨:果敢的樣子。
於於:自足的樣子。
條:修理。
駢駢:茂盛的樣子。
淵淵:象聲詞,敲鼓的聲音。
娟娟:美好。
閑閑:悠閑的樣子。
哇哇:孩子的哭聲。
芃芃(pénɡpénɡ):美貌盛。
倉庾:放穀的地方。
崇崇:高峻的樣子。
廡(wǔ):堂下的周屋。
張益州畫像記評析
蘇洵的抒情散文數量不多,但有很多優秀的篇章,《張益州畫像記》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記敘張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跡,表現了他寬政愛民的思想。蘇洵的散文觀點鮮明,論據充足,語言犀利,話語縱橫,有很強的思辯力。歐陽修稱其為“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曾鞏也誇讚他“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評價都是很合理的。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出自宋代苏洵的《张益州画像记》,诗句共8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tiān zǐ mù xiǎo mín bù juà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