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枝舞》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回首过去,眺望尘世纷扰的心情。诗中描绘了繁华的画堂,箫鼓喧嚣,女子盛装整齐,云鬟轻摇,身着青色丝绸的衣裳,跳起了一曲柘枝舞。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纷扰尘寰的厌倦,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回归宁静平和的向往。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回头却望尘寰去,
喧画堂箫鼓。
整云鬟,摇曳青绡,
爱一曲柘枝舞。
好趁华封盛祝笑,
共指南山烟雾。
蟠桃仙酒醉升平,
望凤楼归路。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烦嚣和浮华的厌倦,他回首过去,却希望能够远离这个纷扰的世界。画堂上的喧嚣与箫鼓声,以及女子们整齐地穿着青绸舞蹈的景象,与作者内心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由衷地喜爱一曲柘枝舞,这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象征。柘枝是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寓意着纯洁和高尚。通过舞蹈,作者表达了对纯洁和高尚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喧嚣和浮华的束缚。
诗中还出现了华封、南山、蟠桃和凤楼等意象。华封盛景代表了繁华和浮华的世界,南山象征了宁静和自然之美,蟠桃和凤楼则代表了仙境和神秘。
整首诗以回首和远望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和平和的愿望,同时抒发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诗词,通过描写画面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与纯洁的追求,以及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
“共指南山烟雾”出自宋代史浩的《柘枝舞》,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gòng zhǐ nán shān yān w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