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无辙迹赏析

至公无辙迹朗读

《郑漕生辰代几先作》是宋代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至公无私、坚守正道的态度和追求,以及对于家族名声和政治局势的展望。

诗词中的句子"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表达了作者追求公正无私的品德,认为只有坚守正道才能应对万变。作者通过这样的描述,强调了道德和正直的重要性。

"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这两句诗意呼应了前两句,强调了学习和修养的必要性。作者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完善和修炼,才能真正实现至公无私的境界。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坚守公正原则的决心和境界,他表示自己绝不容忍任何私心杂念,保持纯净的心境。

"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超脱于是非喧嚣之外,保持清明的眼界。他将自己比喻为烛光,时刻保持明亮,不受外界的干扰。

"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这两句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具有广博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像大海一样包容众多的川流不息。

"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仁德的崇尚和尊重,认为仁者能够获得天命的福泽和长寿。

"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这两句表明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宽厚兼容的政治才能使得家族的声誉经久不衰。他认为家族的政治声望是衡量椿龄长久的标志。

"桂华弄小春,晚香适再盛。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这几句描述了桂花的香气和美好,将桂花的芬芳比作小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余庆。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家族的期望和祝福,希望家族后代能够保持清廉的品德和声誉,传承家族的荣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至公无私、道德修养和家族声誉的追求和期望。通过对于正道、学习、公正的描绘,以及对于美好事物和家族荣光的赞美,诗词展现了作者坚守原则、追求美好的信念和态度。

下载名句
(0)
名句主题:辙迹异禀不容心境
相关名句:

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