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是宋代曾协创作的《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所描述的是一种超越言辞的妙理和高尚情怀。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心远隔千里而愿以心中的酒意奉献的心境,同时又表达了有意将灯火之光传递的愿望。伯树虽然高耸入云,但却无人能够指明它的年代,而虚空则不应过问岁月的流转。炉香袅袅,仿佛闭合了人们内心的烦忧,而在何处才能找到宁静的心田则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首诗词通过抽象的意象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追求和对内心深处寻求安宁的渴望。诗人通过妙理和高怀的描绘,将生活中琐碎的事物与人的内心境界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诗中的伯树和虚空的描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而炉香和心田的意象则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心灵净化的愿望。
这首诗词的赏析需要读者在审美上品味其中的意境和内涵。诗人通过隐喻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词中的景物和情感得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对于内心净化的渴望,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通过抽象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和渴望。诗词中的意象和隐喻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深沉,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何处觅心田”出自宋代曾协的《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chǔ mì xīn tiá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