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干旱之后终于迎来喜雨的情景,并通过描绘农田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雨水的感激和对丰收的期盼。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年春旱种不移,
后来虽雨那及时。
至今田野有菜色,
麦熟未救民啼饥。
今年雨泽知时好,
出水身针随处早。
晴无十日雨辄随,
雨及一犁日还杲。
天心一念本好生,
去年今年何爱憎。
古来藏室五千字,
每叹凶年由大兵。
只今崆峒才小熟,
沟壑未甦犹五六。
兵端倚伏讵可量,
且原藩篱谨西蜀。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欢喜以及对丰收的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干旱和雨水为主题,通过对农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首先,诗词以去年的干旱为开篇,描述了农民们在干旱中辛勤耕种,但没有收获。接着,诗人描述了后来的及时雨,使得田野重新变得翠绿,菜色丰茂,然而麦子还未成熟,农民们仍然饥饿。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今年雨水的赞美,称之为"雨泽知时好",并形容雨水如针般穿透土地,及时润泽。他描述了晴天不过十日,雨水就再次降临,一犁田地的时间就会变得明亮。这种明暗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及时性和重要性。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变迁的思考。他指出,天心一念可以孕育万物,去年和今年的变化是自然界的选择,无爱亦无憎。接着,他提到了古代的灾年和战乱,称之为"大兵",暗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苦。然而,现在的崆峒地区虽然只有少量的收获,沟壑仍未恢复,但仍值得庆幸。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战乱的警示,提到了保护疆界的重要性,特别提到了西蜀地区的谨慎。这种表达呼应了前文对战乱的隐喻,强调了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描述自然现象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对和平、丰收的期盼。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思索,向读者传达了对和谐、稳定和繁荣的向往。
“麦熟未救民啼饥”出自宋代岳珂的《喜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ài shú wèi jiù mín tí jī,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