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二首》是宋代诗人岳珂的作品。这首诗以梳头为题材,通过描写梳头过程中的细节,表达了对学士清雅仪态和修养的赞美。
诗意:
这首诗以一位长者的话语开篇,他长久记得涪翁的话语,自己虽然年老已无法保持头发洁净无尘,但是僧人却拥有一头干净的头发。僧人无尘的头发是如何保持的呢?长者想要向僧人学习,但自己却无法做到。他觉得学士们每年都保持着相同的仪态和风度,每天都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出行,而自己只有稀疏的几根头发,不值得和他们相比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士的羡慕之情和自愧不如之感。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长者和僧人的对比,以及长者和学士的对比,突显了学士们高雅的仪态和修养。长者认为自己与学士们相比,无论是外貌还是修养都差距甚远,自感愧疚。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普通人对于士人风度的羡慕之情。通过描写梳头过程中的琐碎细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学士们高雅风度的向往和自卑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士人文化的特点,士人们注重仪态和风度,崇尚清雅的生活方式。作者通过对学士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对士人文化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他也以自嘲的态度,自愿地将自己置于学士之下,展现了对士人社会地位的敬畏与尊重。
总体而言,《梳头二首》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学士风度的羡慕之情。同时,它也展现了宋代社会士人文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
“长记涪翁语”出自宋代岳珂的《梳头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ǎng jì fú wēng y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