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邽庄南桃花》是唐代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诗人描绘了一个村庄南边盛开桃花的景象。
诗中,村南的桃花开得绚丽多彩,但只有诗人独自前来欣赏。日暮时分,微风吹拂着满地飘落的桃花,却没有人来赏识这美景。诗人感慨万分,不禁问:无人解惜这美丽的桃花是为了谁而开放的呢?
这首诗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桃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展现了生机与美丽。诗人单独前来,寄托了多情的心情,也显露出对美景的欣赏和思考。诗的末句则凸显了桃花盛放却无人赏识的落寞之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描述方式,揭示了作者对美景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村南无限桃花发”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下邽庄南桃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ūn nā mó xiàn táo huā fā,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