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是宋代吴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慨,同时展示了他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和理解。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六十三余七十翁,
颇从静里得些工。
这首诗以"六十三余七十翁"开篇,表达了作者年过六十的岁月感叹。"翁"指老人,"六十三余七十"是一种表述方式,意味着作者的年纪已经很大。"颇从静里得些工"指作者在安静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岁月的反思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阴阳理向尘尘见,
天地心於物物同。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阴阳理向尘尘见"指作者从日常的尘世中看到了阴阳之道的存在,意味着他对宇宙的观察和体悟。"天地心於物物同"表达了作者对万物相通、万物有共同本源的理解,认为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荔挺生来元不死,
葭灰塞处自能通。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荔挺生来元不死"指荔枝挺拔的生长形态,象征生命的不灭和生生不息。"葭灰塞处自能通"指芦苇和灰烬都能顺利通透,暗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适应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生命的顽强与奇妙之处的赞叹。
古今宇宙浑如眩,
康节何烦企下风。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态度。"古今宇宙浑如眩"指古今宇宙的变幻多样,如同眩晕一般,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的无限惊叹和敬畏之情。"康节何烦企下风"表达了作者对于康庄大道的追求,表示不愿意陷入俗务的纷扰和功名利禄的追逐,以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以自然界的现象和景物为比喻,抒发了对生命力和万物间相通的赞叹,同时对人生的烦恼和功名利禄的追逐持有理性的态度。整首诗词从宏观到微观,从宇宙到个体,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奥秘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康节何烦企下风”出自宋代吴潜的《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āng jié hé fán qǐ xià f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