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农翠山赋唐律二首》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怀和劝导,强调了农耕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展示了乡村的和谐景象和人们对丰收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守忧民若己伤,
三回奉诏劝耕桑。
周家绵远农开国,
汉室兴隆谷腐仓。
麦缘少地锄山种,
水怕多流累石防。
田里熙熙知乐土,
更祈四表共平康。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作者对农民的关切之情。作者自己就像老年人一样,忧心忡忡地为民众的苦难感到痛心。他三次受到诏令,亲自劝导人们从事农耕和养蚕的工作,希望能够使农民们意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诗词通过提到周朝和汉朝的历史,强调了农耕对国家的重要性。周朝的绵远农业开创了国家的基业,而汉朝的兴盛则要归功于丰收的粮仓。这些历史故事成为了劝诫农民继续努力的例证。
诗词还描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他们在山地上栽种麦子,仅有少许土地可以耕种,但他们仍然努力耕种。他们还需防范水流冲刷和石头堆积带来的困扰。尽管面临诸多困难,田间的景象依然繁忙和谐,人们对于土地的乐土有着深切的认识。
最后,诗词呼吁四方表率共同祈求国家的平康。这是一种对和平与繁荣的期望,同时也是对农民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为国家带来繁荣和稳定。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心和农耕的重要性的思考。通过历史的例证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绘,诗词呈现了一幅乡村和谐、人民勤劳的美好景象,同时传递出对国家繁荣和稳定的期望和祝福。
“老守忧民若己伤”出自宋代吴潜的《劭农翠山赋唐律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shǒu yōu mín ruò jǐ sh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