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庵》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谷鸟与我言,怨杀白太传。
借问何以然,携却山僧去。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相互交流的情景。诗人与谷鸟对话,怀怨地提到了白太传,这可能是指某位令他不满的人物。然后诗人借问为何如此,选择带着山僧离去。
山僧未去时,前盘一尾蛇,
后踞一头虎,吸云啸风绕窗户。
描写了山僧离去之前的景象,一条蛇盘踞在前面,一头虎蹲在后面,它们环绕着窗户,吸食云雾,发出啸声。
山僧已去了,鹤来踏翻藤,
猿到拗折树,乱筱枯柴塞行路。
表达了山僧离去后的变化。鹤踏翻了藤蔓,猿猴扭折了树枝,乱糟糟的竹林和枯柴堵塞了行路之路。
抑将庐于嵩高之阳,温洛之浒,
诸天散花复呵护。
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希冀。他将自己的庐居在嵩山高处的阳光之下,或是在温柔的洛水旁,诸天散发花朵并保护着他。
抑将慕羶逐臭,亡魂丧魄,
委枯骸於北邙之狐兔。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之物的厌倦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态度。他抛弃对物质的追逐,追求心灵的升华,将自己的残骸托付给北邙之地的狐狸和兔子。
荒台兮尚存,破屋兮如故,
惟有山僧不知处。
诗人描述了他所居住的庵堂依然存在,破旧的屋舍依然保持原貌,只有山僧离去,不知去向何方。
世间万事谁始终,极目寒江起烟雾。
诗人在结尾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思考。世间万事无不变幻,诗人眺望远处的寒江,起伏间升起烟雾,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与自然、人事物的互动中,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呼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以及对心灵寄托的憧憬。整首诗词给人以静谧、深思的感觉,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猿到拗折树”出自宋代周弼的《韬光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dào ǎo zhé shù,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