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溪》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昭君溪的故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沉浮和人事无常的深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巴峡向来只屈姊,汉宫何事出明姬。
当时本有平戎术,中国难容绝世姿。
忍死定仇娄敬策,惜生不遇武皇时。
后人却恨毛延寿,断送春风入远夷。
诗词的诗意与赏析:
《昭君溪》以巴峡昭君的故事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中的女性角色屈原和昭君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命运起伏的思考。
诗词的开篇以"巴峡向来只屈姊,汉宫何事出明姬"来表现巴国公主昭君被迫嫁给匈奴的无奈境遇。其中,“巴峡”指代巴国,"只屈姊"表示巴国公主只能嫁给匈奴,而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汉宫何事出明姬"则描绘了昭君从汉宫出嫁的情景,突出了她作为明朝公主的身份。
接下来的两句"当时本有平戎术,中国难容绝世姿"点明了昭君的特殊身份和她所具备的平定战乱的能力。她具备了改变国家命运的才华,然而中国却无法容忍她这样的绝世美人。
下一句"忍死定仇娄敬策,惜生不遇武皇时"表达了昭君在匈奴之中忍辱负重的决心,以及她对于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的遗憾。她虽然忍辱负重,但却无法遇到能够理解她的皇帝。
最后两句"后人却恨毛延寿,断送春风入远夷"暗指后世对毛延寿的不满,认为他断送了昭君的春风(幸福),使她沦为远离家乡的异族之中。
整首诗词通过对昭君的描述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命运的关切,并凸显了女性在历史和命运中的无奈和挣扎。这首诗词揭示了历史人物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情感。
“当时本有平戎术”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昭君溪》,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shí běn yǒu píng róng sh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