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梁堰》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庙宇近云涛观,山峦遥望苍翠欲重新生。
只有溪上的树木,便成为洞中藏龙的象征。
堰水奔流汇入大海,堤防上的梁桥迎接波浪如钟。
断碑残石虽然荒凉,但终究承载着古代至今的灵迹。
诗意和赏析:
《梅梁堰》通过描绘庙宇、山峦、溪水和古碑等景物,表达了一种寓意深远的意境。诗人以巧妙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大自然和人文历史的交融与共生。
首先,诗人描述了庙宇靠近云涛观的景象,表现出庙宇与宏大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的壮丽景致。接着,他通过远望山峦,展示了山峦的苍翠欲重,呈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发。
然后,诗人以溪上的树木来象征洞中的龙。这种隐喻将自然界中的自然元素与神话传说中的龙相联系,寄托了人们对神秘与力量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梅梁堰水奔流汇入大海的景象,以及堤防上的梁桥迎接波浪如钟的景象。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水的流动和海的广阔,还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受。同时,断碑残石虽然荒凉,但却承载了古代至今的灵迹,表达了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梅梁堰》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回溯,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美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历史的独特感悟。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隐喻,传递出深远的诗意,引发读者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思考。
“棂迎浪答钟”出自宋代陈允平的《梅梁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g yíng làng dá zh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