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子·晚天萧索注释
①兰棹:画船的美称。
②三吴:说法不一,今采《水经注》之说,指吴兴(浙江吴兴)、吴郡(江苏苏州)、会稽(浙江绍兴)。
③姑苏台榭:指姑苏台,在苏州市郊灵岩山。春秋时吴王夫差与西施曾在此游宴作乐。
④牢落:稀疏。
⑤香径:指采香径,在灵岩山上,是当年吴国宫女采集花草所走之路。
⑥麋鹿呦呦:呦呦,鹿鸣之声。吴国大夫伍员曾谏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不听。伍员认为夫差如此一意孤行,必将亡国,吴王宫殿不久也将变成废墟,故愤言:“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⑦图王取霸:指吴越为建立王霸事业而纷争图谋。
⑧翻输:反不如。范蠡,春秋末政治家,曾协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功成后乘扁舟泛游于太湖中,避免了杀身之祸。
⑨前经旧史:前人的重要著作和史记。
双声子·晚天萧索赏析
此词以“晚秋”作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柳永的游踪,从汴京出发,经汴河东下至江淮一 带,再向南到镇江、苏州、杭州,随着他的愈走愈远,他内心因羁旅生涯而引发的伤感情绪,也愈来愈浓,到达苏州时游姑苏台就写下了这首《双声子》。词一开始即以“晚天萧索”来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接着两句“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前句写自己似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因仕途坎坷不甚得意,而发牢骚之语。后句则表示自己随遇而安,不妨尽情欢笑,故乘兴兰棹东游。接下来“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嚣闹繁华的城市已经是远远地消失,清冷荒凉的历史陈迹触目惊心地扑入眼帘,境界顿时开阔,并把人带入历史的回忆中去。紧接着便以层层铺叙之法,推出“夫差旧国”,昔日的香径已成荒丘,繁华似锦的姑苏台榭如伍子胥所预言的那样成了野鹿出没之所,那些风流豪奢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了。换头之后词人进一步拓开词境,“想当年”三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历史画面,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你争我夺,到头来只是一场空!用一“空”字冠于“运筹决战”之前,具有了历史的穿透力,使词作的主题得到深化。而当人们从历史的纷争中又回到现实时,放眼远眺,只见“江山如画,云涛烟浪”,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只有那激流勇退的范蠡,在越国胜利之后,随即驾扁舟逍遥于五湖的明智之举,使人至今仍十分叹服。在这样的历史反思之中,功名、利禄,一切都被淡化了,当然词人的坎坷不平也愈来愈随之消解了。“验前经旧史”三句,以“前经旧史”验之,当时记载的风流人物和他们那轰轰烈烈的事业,早已消失到历史的长河之中,现在只剩下“斜阳暮草茫茫”,令人勾起“万古遗愁”。
柳永词的风格一般是艳而柔,但本词却表现了他的另一面,即对现实遭遇的不满和怨叹,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本词以深秋萧索、黯淡的景色为背景,展开了历史与现实、繁华与荒凉、图王取霸与江湖隐者之间错综的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柳永以词抒写登临怀古之思,感怀身世之情,具有“初发轫”的意义,在拓宽词的内容方面对后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项安世《平斋杂说》说他的“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寄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这个评价是比较客观准确的。
雙聲子·晚天蕭索注釋
①蘭棹:畫船的美稱。
②三吳:說法不一,今采《水經注》之說,指吳興(浙江吳興)、吳郡(江蘇蘇州)、會稽(浙江紹興)。
③姑蘇台榭:指姑蘇台,在蘇州市郊靈岩山。春秋時吳王夫差與西施曾在此遊宴作樂。
④牢落:稀疏。
⑤香徑:指采香徑,在靈岩山上,是當年吳國宮女采集花草所走之路。
⑥麋鹿呦呦:呦呦,鹿鳴之聲。吳國大夫伍員曾諫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夫差不聽。伍員認為夫差如此一意孤行,必將亡國,吳王宮殿不久也將變成廢墟,故憤言:“臣今見麋鹿遊姑蘇之台也。”
⑦圖王取霸:指吳越為建立王霸事業而紛爭圖謀。
⑧翻輸:反不如。範蠡,春秋末政治家,曾協助越王勾踐複國滅吳,功成後乘扁舟泛遊於太湖中,避免了殺身之禍。
⑨前經舊史:前人的重要著作和史記。
雙聲子·晚天蕭索賞析
此詞以“晚秋”作為背景,抒發了詞人吊古傷今的曆史感慨。柳永的遊蹤,從汴京出發,經汴河東下至江淮一 帶,再向南到鎮江、蘇州、杭州,隨著他的愈走愈遠,他內心因羈旅生涯而引發的傷感情緒,也愈來愈濃,到達蘇州時遊姑蘇台就寫下了這首《雙聲子》。詞一開始即以“晚天蕭索”來渲染氣氛,引起下文。接著兩句“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遊”,前句寫自己似斷根的蓬草隨風飄蕩,因仕途坎坷不甚得意,而發牢騷之語。後句則表示自己隨遇而安,不妨盡情歡笑,故乘興蘭棹東遊。接下來“三吳風景,姑蘇台榭,牢落暮靄初收”,囂鬧繁華的城市已經是遠遠地消失,清冷荒涼的曆史陳跡觸目驚心地撲入眼簾,境界頓時開闊,並把人帶入曆史的回憶中去。緊接著便以層層鋪敘之法,推出“夫差舊國”,昔日的香徑已成荒丘,繁華似錦的姑蘇台榭如伍子胥所預言的那樣成了野鹿出沒之所,那些風流豪奢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煙消雲散了。換頭之後詞人進一步拓開詞境,“想當年”三句,在讀者麵前展現了一幅曆史畫麵,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的你爭我奪,到頭來隻是一場空!用一“空”字冠於“運籌決戰”之前,具有了曆史的穿透力,使詞作的主題得到深化。而當人們從曆史的紛爭中又回到現實時,放眼遠眺,隻見“江山如畫,雲濤煙浪”,山河依舊,人事全非,隻有那激流勇退的範蠡,在越國勝利之後,隨即駕扁舟逍遙於五湖的明智之舉,使人至今仍十分歎服。在這樣的曆史反思之中,功名、利祿,一切都被淡化了,當然詞人的坎坷不平也愈來愈隨之消解了。“驗前經舊史”三句,以“前經舊史”驗之,當時記載的風流人物和他們那轟轟烈烈的事業,早已消失到曆史的長河之中,現在隻剩下“斜陽暮草茫茫”,令人勾起“萬古遺愁”。
柳永詞的風格一般是豔而柔,但本詞卻表現了他的另一麵,即對現實遭遇的不滿和怨歎,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本詞以深秋蕭索、黯淡的景色為背景,展開了曆史與現實、繁華與荒涼、圖王取霸與江湖隱者之間錯綜的對比,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柳永以詞抒寫登臨懷古之思,感懷身世之情,具有“初發軔”的意義,在拓寬詞的內容方麵對後世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項安世《平齋雜說》說他的“長調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寄奇麗之情,作揮綽之聲”。這個評價是比較客觀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