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是宋代林景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
宝积寺的僧舍里,古老的梅树都开满花朵,只有顶部的一株却枯萎。作者便即席为其赋诗。
这首诗以宝积寺为背景,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梅树。梅树开满了鲜花,但唯独顶部的一株却干枯凋零。作者在这种景象下感悟到了一些哲理和人生的意义。
诗中的铁虬偃蹇八尺强,云屋深深吹玉香,形容梅树的坚韧和高洁。梅树虽然干枯,但仍然挺立八尺高,像一条强韧的铁龙腾跃,它的叶子在深深的云屋中吹着如玉的香气。
开遍枝南与枝北,顶顽不受春风德,描述了梅树的枝条开满花朵,无论是南边还是北边的枝条都是如此。然而,顶部的枯树却不受春风的恩泽,不再开花。
悄如枯禅坐瞿昙,霓旌羽葆来毵毵,这里通过比喻,将梅树比作一位默默修行的禅师,它静静地坐着,像瞿昙禅师一样静思默念。这里还描绘了佛教仪式中的景象,有霓旌和羽葆扇子在飘动。
世情冷暖异荣朽,道眼看来两何有,表达了世间的荣辱冷暖与道家的眼界和见解不同。世间的事物有荣耀也有衰败,而真正通达道的人则能看透这一切,对于这些荣辱并不在意。
炎州岭上识袒衣,参横月落皆玄机,描述了在炎州岭上,一位袒露上身的人,参横月落,其中蕴含着深奥的玄机。
老僧与客一笑顷,醉籍莓苔弄疏影,描绘了老僧与客人一同笑声,他们在醉酒的状态中,踩着莓苔,玩弄着清晰而模糊的影子。
醒来忽忆孤山前,系舟老树飞雪天,诗人在醒来时突然想起了孤山前的景象,一位老人系着小船,飞舞在下雪的天空中。
翠羽无声江色冻,夜兰秉烛浑疑梦,描绘了翠羽的鸟儿在冰封的江面上无声地飞翔,夜兰徐徐持着蜡烛,在迷糊的状态中,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整首诗以宝积寺的古梅为主题,通过描绘古梅的生命状态和周围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思考。梅树的顶部枯萎,与其他枝条开满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起伏和荣辱的变幻。然而,梅树的坚韧和高洁依然令人赞叹,它不受春风的影响,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诗中还穿插了禅修、佛教仪式、自然景观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道和自然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比喻的手法,将一棵古梅的形象与哲理意义相结合,使诗词中的景象更加生动而富有内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体味到作者对生命、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世间荣辱和道德智慧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对生命坚韧、对世间变幻的洞察,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夜兰秉烛浑疑梦”出自宋代林景熙的《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è lán bǐng zhú hún yí mè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