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是宋代文人林景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处夜晚的情景,通过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生短暂以及情感寄托的主题。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客鬓双蓬老拾遗,
一灯明灭酒醒时。
百年回首忽成梦,
万窃有声皆是诗。
残夜月枝乌未稳,
故乡水草雁多饥。
夹衣初试新霜冷,
欲折黄花寄所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独自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转。诗人首先提到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形容自己年事已高,感叹时光不可挽回。在孤独的夜晚,一盏灯明灭,象征着饮酒使他清醒,启发了他的思考和感慨。
接着,诗人回顾了百年的光阴,突然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像梦一样,转瞬即逝。他认为万物皆有声音,每一处细微的声音都是诗的体现,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琐碎细节的关注和敏感。
夜晚未过,月亮的光线还未稳定,诗人感叹乡愁之情。他的故乡水草丰美,但雁儿们却饥肠辘辘。这种对乡愁和故乡的思念使诗人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心碎。
最后,诗人提到天气渐冷,他穿上厚衣初次感受到霜冷的寒意。他想折下一朵黄花,寄托着自己的思念和情感。
《独夜》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乡愁和爱情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充沛,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百年回首忽成梦”出自宋代林景熙的《独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nián huí shǒu hū chéng mè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