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岩》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昆岩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意:
《昆岩》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昆岩山的壮美景色,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恬淡。诗中描绘了神斧凿山、南山片石盘的景象,以及隐藏着宝玉和仙笥的古老传说。老木瘦弱地倚靠在天边,云雨在山外飘散,市尘无法触及这里,只有在这静谧的朝夕中,能够静静地欣赏昆岩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昆岩山的神奇世界。通过描述神斧凿山和南山片石盘,作者展示了山的雄伟和壮美。古代传说中的宝玉和仙笥,给诗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传奇色彩。老木天边瘦弱的描写,与归云雨外的残破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山水之间的静谧和安宁。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繁华喧嚣的市尘与昆岩山的宁静隔离开来,进一步突出了昆岩山的独特之处。市尘无法吹到这里,只有在朝夕之间,能够静静地欣赏昆岩山的美景。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追求宁静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传递给读者一种追求宁静与美好的思考。
总的来说,林景熙的《昆岩》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昆岩山的壮美景色,并以对比手法突出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恬静。这首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和宁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追求宁静与美好的思考。
“老木天边瘦”出自宋代林景熙的《昆岩》,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mù tiān biān shò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