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陶宴岭》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在陶宴岭上的一次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宴会场景的描绘。通过描写诗人在宴会上的感受,展现了宴会的独特氛围和与自然融洽的意境。
赏析:这首诗以咏物的方式,展示了陶宴岭的秋景和宴会的景象。诗人右手拂动着一束青丝,笑着向旁边的隐者询问,共同分享千岩秋色的美景。在这个宴会上,没有人能够辨认出诗人的身份,只有松风和白云做为诗人的伴侣。这种情境营造出一种宴会中的宁静与超脱,与自然相交融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陶宴岭秋景的美丽和宴会氛围的特殊。诗中的景物描写独具匠心,通过描绘千岩秋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变幻多姿。同时,诗人身处宴会中,以一种超然的态度与自然相融,他的身份被隐藏起来,与他一同分享美景的只有松风和白云。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宴会氛围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交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宴会的宁静,感受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和超越尘世的思考。
“当时宴坐无人识”出自宋代林景熙的《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陶宴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shí yàn zuò wú rén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