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御送贡物戏赠翻译及注释
翻译
通往铜柱朱崖的道路艰险崎岖,登坛封拜的伏波横海曾效驰驱。
百越的土人自愿进贡珊瑚宝树,汉代的使者何劳又去辨诬洗污。
奔驰山中的驿马担心日已向暮,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风雨。
这些珍奇宝物从来都很难得到,只恐贤明的君主顾也不肯一顾。
注释
1.杜侍御:名不可考。侍御,官名。诗人另有《送杜侍御赴上都》:“避马朝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则所谓“送贡物”是将岭外珍宝专程送往长安。
2.铜柱朱崖:指南方边远地区。铜柱: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按所立铜柱在今广西分茅岭下。朱崖:又称珠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
3.伏波:汉马援曾为伏波将军,韩说曾为横海将军,两人都曾率兵南征。登坛:古代封拜大将,都要筑坛受命,然后出师。
4.越人:泛指南方人。五岭以南,古为百越之地。珊瑚树:《太平御览》卷八百零七引《海中经》:“珊瑚生于海中。……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古人以为珍饰之物。
5.獬豸(xiè zhì)冠:御史所服之冠。《旧唐书·舆服志》:“法冠一名獬豸冠,以铁为柱。其上施珠两枚,为獬豸之形,左、右御史台流内九品以上服之。”獬豸,类似羊的神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
6.难得:指稀世的珍宝。《老子·上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言古代明君屏绝稀奇珍宝,免使臣下逢迎其欲,以图恩宠。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创作背景
远在先秦时代,岭南就与中原有了交往。秦汉至唐时期,随着行政区域的设置和海上道路的开通,岭南与海外及内地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岭南重镇番禺(今广州市)逐渐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埠,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有着各种奇珍异宝。经贸的繁荣,使地方官员有了膜货的物质基础,也为他们提供了讨好朝廷的条件。他们在中饱私囊的同时,没有忘记向皇上“送贡物”,以谋求权力的巩固和官位的晋升。作者在任潭州刺史时有感于这种世事便创作了此诗。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地方官员以进贡方物为名,行市恩买宠之实的诗,词微义显,言正行方,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该强取。首二句由怀古领起。“铜柱”、“朱崖”,暗指杜侍御出使的地点,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拜将坛、征讨东越之地。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如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取悦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相对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就是从正面进言。意思是说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要。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夺取贡物,未必能取悦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尽,还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及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艰难行驶。两句将杜侍御为逢迎,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含更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消息,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此诗紧扣御史的职责和其卑鄙行为,构成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讽刺的效果。
杜侍禦送貢物戲贈翻譯及注釋
翻譯
通往銅柱朱崖的道路艱險崎嶇,登壇封拜的伏波橫海曾效馳驅。
百越的土人自願進貢珊瑚寶樹,漢代的使者何勞又去辨誣洗汙。
奔馳山中的驛馬擔心日已向暮,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風雨。
這些珍奇寶物從來都很難得到,隻恐賢明的君主顧也不肯一顧。
注釋
1.杜侍禦:名不可考。侍禦,官名。詩人另有《送杜侍禦赴上都》:“避馬朝中貴,登車嶺外遙。還因貢賦禮,來謁大明朝。”則所謂“送貢物”是將嶺外珍寶專程送往長安。
2.銅柱朱崖:指南方邊遠地區。銅柱:漢伏波將軍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銅柱,為漢之極界。按所立銅柱在今廣西分茅嶺下。朱崖:又稱珠崖,漢郡名,即今海南省瓊山縣一帶。
3.伏波:漢馬援曾為伏波將軍,韓說曾為橫海將軍,兩人都曾率兵南征。登壇:古代封拜大將,都要築壇受命,然後出師。
4.越人:泛指南方人。五嶺以南,古為百越之地。珊瑚樹:《太平禦覽》卷八百零七引《海中經》:“珊瑚生於海中。……歲高二、三尺,有枝無葉,形如小樹。”古人以為珍飾之物。
5.獬豸(xiè zhì)冠:禦史所服之冠。《舊唐書·輿服誌》:“法冠一名獬豸冠,以鐵為柱。其上施珠兩枚,為獬豸之形,左、右禦史台流內九品以上服之。”獬豸,類似羊的神獸,據說它能辨是非曲直。
6.難得:指稀世的珍寶。《老子·上篇》:“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言古代明君屏絕稀奇珍寶,免使臣下逢迎其欲,以圖恩寵。
杜侍禦送貢物戲贈創作背景
遠在先秦時代,嶺南就與中原有了交往。秦漢至唐時期,隨著行政區域的設置和海上道路的開通,嶺南與海外及內地的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嶺南重鎮番禺(今廣州市)逐漸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埠,並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外貿中心,有著各種奇珍異寶。經貿的繁榮,使地方官員有了膜貨的物質基礎,也為他們提供了討好朝廷的條件。他們在中飽私囊的同時,沒有忘記向皇上“送貢物”,以謀求權力的鞏固和官位的晉升。作者在任潭州刺史時有感於這種世事便創作了此詩。
杜侍禦送貢物戲贈鑒賞
這是一首諷刺地方官員以進貢方物為名,行市恩買寵之實的詩,詞微義顯,言正行方,全詩可分為兩部分。
前四句為第一部分,意思是說,遠方貢物,不該強取。首二句由懷古領起。“銅柱”、“朱崖”,暗指杜侍禦出使的地點,這個地方正是當年伏波將軍(馬援)、橫海將軍(韓說)拜將壇、征討東越之地。言外之意,曆史上的兩位戰將,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裏,功彪千載,名垂青史,如今杜侍禦為了攫取貢物,取悅皇帝,也到了那裏,孰公孰私、孰尊孰卑,兩相對照,涇渭分明。若說一二句是側麵諷諫的話,三四句就是從正麵進言。意思是說漢唐國力強盛、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會心甘情願向朝廷進獻像珊瑚樹那樣的珍貴禮物,又何必勞駕杜侍禦不辭辛勞、萬裏迢迢前去親自索要。
後四句為第二部分,寫杜侍禦冒險而奪取貢物,未必能取悅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難”三字。馬精疲力盡,還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陽下山趕不及路程;船,孤帆無伴,還要衝波鼓浪、冒著春寒艱難行駛。兩句將杜侍禦為逢迎,不惜一切代價的為人及其心理狀態刻畫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筆法,表麵上為粉飾朝廷、為君王開脫,實則寓含更深刻的諷刺。從“多恐”二字裏透露了這一消息,可謂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
此詩緊扣禦史的職責和其卑鄙行為,構成戲劇性的矛盾衝突,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起到辛辣諷刺的效果。
“疲马山中愁日晚”出自唐代张谓的《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í mǎ shān zhōng chóu rì wǎ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