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是宋代李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华严法界出诸天,
帝网重重绝世缘。
昔有高僧开宝刹,
今留飞阁耸琼田。
身游色相无穷境,
心悟虚空不住禅。
碧眼胡人香一炷,
分来今欲对师燃。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刘君俞一同游览华严寺,向文禅师致敬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华严法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人与天地间的联系和缘分的深重。同时,诗人也赞美了过去高僧开创的宝刹,以及现在飞阁耸立在琼田之上的景观。诗人又表达了身体的游离和心灵的觉悟,认识到色相无穷的世界和虚空的禅境。最后,他以一炷香的形式,向文禅师致敬并表达了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严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华严法界和作者与刘君俞的游览,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禅宗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在意境和音韵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诗中的"华严法界出诸天",以华严法界作为诗的开头,展示了华严寺的壮丽景象,以及它与天地间的联系。"帝网重重绝世缘"则表达了人与天地之间的深厚缘分,凸显了华严寺作为佛教重要圣地的地位。
接着,诗人描绘了过去高僧开创宝刹的场景,以及现在飞阁耸立在琼田之上的景观。这部分描写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及时光流转之中的传承和延续。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着重表达了身体和心灵的体验。"身游色相无穷境"描述了作者在华严寺中身体的自由漫游以及对无穷色相的感知,表达了对禅境的体悟和心灵的超越。"心悟虚空不住禅"则强调了心灵的觉悟和对禅宗的理解。
最后,诗人以一炷香的形式,表达了对文禅师的敬仰和对师长的敬爱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传统的师徒关系,也寄托了作者对佛教智慧和精神指导的敬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华严寺的景物和作者的心灵体验,展现了一种追求超越尘世、觉悟禅境的理念。同时,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充满华严法界出诸天,
The realm of Huayan manifests countless heavens,
帝网重重绝世缘。
The imperial net weaves intricate and extraordinary connections.
昔有高僧开宝刹,
In the past, a great monk founded a precious monastery,
今留飞阁耸琼田。
Now, the soaring pavilion stands in a field of jade.
身游色相无穷境,
My body wanders through limitless forms,
心悟虚空不住禅。
My mind realizes the impermanence of the void and abides in meditation.
碧眼胡人香一炷,
A green-eyed barbarian offers a stick of incense,
分来今欲对师燃。
Now, I wish to burn it before the esteemed master.
诗意:
这首诗以华严寺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华严寺游览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华严法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世间万物与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缘分的奇妙。他回顾了过去高僧创建宝刹的事迹,赞扬了现在飞阁耸立在琼田之上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身体的自由漫游和内心的禅境觉悟,以及对禅宗智慧的领悟和追求。最后,他以一炷香的形式,表达了对文禅师的敬重和师长的敬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严寺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追求超越尘世、觉悟禅境的意境。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充满了美感和禅意。
诗中的"华严法界出诸天"描绘了华严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世间万物与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帝网重重绝世缘"强调了众生之间错综复杂的缘分和联系,突出了华严寺作为佛教重要圣地的地位。
诗中还描绘了过去高僧创建宝刹的场景,以及现在飞阁耸立在琼田之上的景象。这部分描写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及时光流转中的传承和延续。
诗的后半部分则着重表达了身体和心灵的体验。"身游色相无穷境"描述了作者在华严寺中身体的自由漫游和对无穷色相的感知,表达了对禅境的体悟和心灵的超越。"心悟虚空不住禅"则强调了心灵的觉悟和对禅宗的理解。
最后,诗人以一炷香的形式,表达了对文禅师的敬重和师长的敬爱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传统的师徒关系,也寄托了作者对佛教智慧和精神指导的敬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华严寺的景物和作者的心灵体验,展现了一种追求超越尘世、觉悟禅境的理念。同时,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充
“碧眼胡人香一炷”出自宋代李复的《和刘君俞游华严寺谒文禅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yǎn hú rén xiāng yī zh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