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火部

欧阳询与令狐德棻等 Ctrl+D 收藏本站

火 烽燧 灯 烛 庭燎 灶 薪炭灰 烟

◇火

《释名》曰:火,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即皆毁坏也。

《山海经》曰:厌火国,兽身黑色,火出其口中,[言能吐火。]易曰:离为火。

又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

又曰:火就燥。

《尚书》曰:藻火粉米,[火为火字也。]

又曰:洪范,五行,二曰火,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又曰: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言火逸而害玉也。]天吏逸德,烈于猛火。又曰:若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火炎不可向近,尚可扑灭,浮言不可信用,尚可刑戮也。]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盛德在火。

《左传》曰:火龙黼黻。

又曰:郯子曰: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又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谓火正之官,配食於火星也,建辰之月,鹑火星昏见南方,则令民放火,建戌之月,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见,则令民内火,禁放火者也。]

又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春秋考异邮》曰:火者,阳之精也。

白泽图曰:火之精宋无忌。

《礼含文嘉》曰:燧人始钻木取火。

《尸子》曰: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家语》曰:尧火帝而王,尚赤。

《地镜图》曰:黄金之见为火。

括地图曰:神丘有火穴,光照千里。

孙子兵法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隧。

《庄子》曰:指穷於为薪,火传也,[为薪犹薪(御览八百六十九薪上有前薪也前四字,此脱。)以指,指尽前薪之理,故火传而不灭,必得纳养之中,故命续而不绝。]

《战国策》曰:楚王游云梦,野火之起也,若云蜺。

《吕氏春秋》曰:伊尹说汤五味,九沸九变,火为之纪。

《韩子》曰:鲁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不救火,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所以不救也,事急不及以罚,救火者尽赏之,则举国不足以赏於民,请从行罚,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令下未遍,火以灭矣。

又曰:越王问於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何不试焚宫室,於是遂焚宫室,民莫能救火,乃下令曰:民之救火而死者,比死敌之赏,民之涂其体,被濡衣走火者,左二千人,右三千人,[事具刑法部。]

韩诗外传曰:晋平公藏宝之台烧,救火三日三夜,乃胜之,公子晏束帛而贺曰:臣闻王者藏於天下,诸侯藏於百姓,农夫藏於囷庾,今百姓乏於外,而赋敛无已,昔桀纣残贼,为天下戮,今皇天降灾於藏台,此是君之福也。

《史记》曰:庞涓追孙膑,膑量其行,暮当至马陵,乃伏兵斫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下,於是令齐军万弩夹道,暮火举而俱发,涓夜至,见白书,乃钻火烛读之,未毕,万弩俱发,庞涓大败。

又曰:骑劫攻即墨,田单取牛千头,衣以五采,束刀其角,结火其尾。

《汉书》曰:项王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焚其宫室,火三月不灭。

《三辅黄图》曰:秦始皇帝,葬骊山,六年之间,为项王所发,牧儿堕羊冢中,燃火求羊,烧其椁藏。

《淮南子》曰:阳遂见日,则然而为火,[阳遂金也,取金〈木孟〉无缘者,执日高三四丈时,以向,持燥艾承之寸馀,有顷焦之,吹之则然,得火。]

《列女传》曰:梁姑姊,其室失火,兄子与二子在内,欲取兄子,辄得其子,火盛不得复入,妇人曰:梁岂可户告人晓耶,被不义之名,何面见兄弟国人哉,遂赴火而死。

《列仙传》曰:甯封子,黄帝陶正,掌火,能作五色烟,[事具烟部。]

又曰:陶安公,六安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紫色冲天,须臾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事具仙部。]

《东观汉记》曰:郅惲为长沙,有义士古初,遭父丧,未葬,邻人火起,及初舍,棺不可移,初冒火伏棺上,会火灭。

又曰:廉范为蜀郡,成都地迫屋狭,百姓夜作,以供衣食。又禁火,民复弊之,失火者日属,范令夜作,但使储水,百姓皆悦,[事具职官太守篇。]

又曰:梁鸿,牧豕长安上林苑中,失火,延人家,问所烧财物,悉推豕偿之,其主言少,鸿原以身作,躬执其勤。

《樊英别传》曰:英隐於壶山,常有黑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后有从蜀来者,云是日大火,黑云平旦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

《汝南先贤传》曰:郭虑,[《太平御览》八百六十八作宪。]从南郊,含酒东北三噀,云齐失火,以厌之,后齐果上火事。

又曰:蔡君仲与人有至孝之心,母向终,棺在堂,西舍失火,火将至,君仲伏尸号哭,火越向东家。

《玄中记》曰:南方有炎山焉,在扶南国之东,加营国之北,诸薄国之西,山从四月而火生,十二月火灭,正月二月火不然,山上但出云气,而草木生叶枝条,至四月火然,草木叶落,如中国寒时,草木叶落也,行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过此山下,取柴以为薪,燃之无尽时,取其皮绩之,为火浣布。

《十洲记》曰: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崖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此兽在火中,燃其毛不燋,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铁椎锻其头数十下,乃死,以其口向风,须臾便活而起,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岁。

又曰: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曰:山可百里许,取其兽毛,绩以为布,名曰火澣布,国人衣服之,此布垢洿,以水浣濯之,终日不絜,以火烧布,两食久许出,其垢即去,白如雪。

《广志》曰:火洲在南海中,火燃洲,其木不死更鲜。

《抱朴子》曰:南海之中,萧丘之中,有自生之火,常以春起而秋灭,丘方千里,当火起时,此丘上纯生一种木,火起正着此木,木虽为火所着,但小燋黑,人或以为薪者,如常薪,但不成炭,炊熟则灌灭之,后复更用,如此无穷。又夷人取木华,绩以为火浣布,木皮亦剥,以灰煮为布,但不及华细好耳。

又曰:有白鼠,大者重数斤,毛长三寸,居空木中,其毛亦可绩为布,故火浣布有三种焉。

又曰:吴世有姚光,有火术,吴主积荻千束,火焚荻了尽,光恬坐灰中,振衣而起,[事具草部荻篇。]

《神仙传》曰:栾巴为尚书,正旦会,得酒,西南漱,云成都市失火,漱酒作雨,驿至,果如其言,[事具仙部。]

《吴越春秋》曰:越王思报吴,冬则抱冰,夏则握火。

《陈留耆旧传》曰:刘昆为江陵令,民有火灾,昆向火叩头,即霈然下雨,诏问反风灭火,虎北渡河,何以致此,昆曰:偶然,帝曰:此长者之言也。

《风俗通》曰: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按百家书,宋城门失火,自汲池中水以沃之,鱼悉露见,但就把之,[事具鱼部。]

魏武帝明罚令曰: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之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

《英雄记》曰: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舡,乘簰从汉水下,住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轻舡走舸百所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燃则回舡走去,去复还烧者,须臾烧数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去。

《博物志》曰:积紬万匹,则自然生火,秦[《太平御览》八百六十九作泰。]始中,武库火,积紬所致也。

《异苑》曰:临邛有火井,汉室隆则炎赫弥炽,桓灵之际,火势渐微,[事具水部井篇。]

又曰:晋惠帝元康三年,武库火,烧孔子履,汉高斩白蛇剑,王莽头等,[事具剑部。]

《晋中兴书》曰:殷浩北伐,江逌为长史,取数百鸡,以长绳连脚,皆系火,一时驱放,飞过巉,集羌营,营皆然。

《搜神记》曰:麋竺常从洛归,未至家数十里,见路次有好新妇,从竺求寄载,行二十馀里,新妇谢去,谓竺曰:我天使,去当往烧东海麋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竺因请之,曰:不可,不得不烧,君快去,我缓来,日中必火发,竺乃急行达家,便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

《笑林》曰:某甲夜暴疾,命门人钻火,其夜阴暝,未得火,催之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之亦大无道理,今闇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

【诗】梁庾肩吾远看放火诗曰:风前细烟起,月里黑烟生,入焰看桥木,侵光识远城。

【赋】晋潘尼火赋曰:览天人之至周,嘉火德之为贵,含太阳之灵晖,体淳刚之正气,先圣仰观,通神悟灵,穷物尽数研机至精,钻燧造火,陶冶群形,协和五味。革变膻腥,尔乃狄牙典膳,百品既陈,和羹酋醳,旨酒醲醇,享鼋煮鼍,灼龟臛鳞,若乃流金化石,铄铁融铜,造制戎器,以戒不恭,砥炼兵械,整饰军容,四海康乂,边境无寇,韬弓戢剑,解甲释胄,销镝为耒,铸戈为耨,战士反於耕农,戎马放乎外厩,及至焚野燎原,陆火赫羲,林木摧拉,沙粒并麋,腾光绝览,云散霓披,去若风驱,疾若电逝,芬轮纡转,倏忽横厉,震响达乎八冥,流光烛乎四裔。

◇烽燧

玄女战经曰:诸见举烽火烟火,传言虏且欲起,欲知审来不,以言者时所加之,得阳者不来,得阴者为来法。

《墨子》曰:烽火已举,言寇所从来多少。

甘氏天文占曰:权举烽表,远近沉浮,权四星,在轩辕尾西,边地警备,烽候相望,虏至则举,烽火十文,[《太平御览》三百三十五作丈。]如今井桔槔,火[御览作大。]锤其头,若警备急,燃火其头,放之,权重,本低则末仰,见烽火。

《史记》曰: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为烽燧火鼓,似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汉书》曰: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都[《太平御览》三百三十五作郡。]云中,烽火通於甘泉。

《东观汉记》曰:廉范为云中太守,始到,烽火日通,故事,虏出度五千人,乃移书旁郡求助,吏白,今虏兵度出五千,请移警檄,范不听,遂选精兵,自将出至近县,令老弱城守而追之。

又曰:马成善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桥,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

又曰:郭伋为并州,伋知卢芳夙[原讹风,据冯校本改。]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

蔡邕徙朔方上书曰:既到徙所,乘塞守烽,职在望候,忧怖焦灼,无心复能操笔成草,致章阙庭。

庾阐杨都赋注曰:燧火,以炬置孤山头,皆缘江相望。

《述征记》曰:戏水注渭,东有周幽王垒,昔幽王亟举烽以悦褒姒,遂犬戎伐周,诸侯玩而弗至,战败死于斯地。

【书】晋蔡谟与弟书曰:军中耳目,当用鼓烽,烽可遥见,鼓可遥闻,形声相传,须臾百里,非人所及,想得先知耳,近别菽麦者,皆当解之,而王苟诸人,痴顽之甚,乃至於是,常令人怪之,然烽鼓之法,当豫敕诸军,见烽闻鼓便严,而此间恒举烽之后,须文书上言,乃符游军,游军须被符,乃当严,昔年石头夜半举烽,至明日食时,台中乃知,弟在石头时,隅中举烽,至下脯,游军故未严,此即是苟希[按当作晞。]等覆车之轨也。

◇灯

《说文》曰:锭谓之灯。

《韵集》曰:"无足曰灯,有足曰锭。"

《离骚》[按本条非离骚。]曰:吴酒不废沉日夜,兰膏明烛华铜错。[言灯锭尽铜,琢禽兽,有华英也。]

《说苑》曰: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衣者,美人挽绝其冠缨,[事具人部报恩篇。]

刘向《别传》曰:待诏冯商作灯赋。

《汉书》曰:金枝秀华,庶旄翠旌,[金枝,铜灯,百二十枝,秀华,中主有光华也。]

又曰: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设灯烛帷幄,而令帝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而不得就视。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遣使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扫除宫内,燃九光之灯。

《荀采传》曰:荀采,爽女,为阴瑜妻,而夫早亡,爽逼嫁与太原郭弈,采入郭氏室,暮乃去其帷帐,建四灯,敛色正坐,郭氏不敢逼。

《风俗通》曰:郅伯夷宿亭,止楼上,燃数灯,夜有魅来,伯夷趣之,以灯照,乃老狸也。

《东宫旧事》曰:宫有铜鸭头灯二,铜侍灯三,供户外用,夕供油七合,太子纳妃,有金涂四尺长灯一,金涂连盘短灯二,金涂连盘鸭灯一。

《邺中记》曰:石虎正旦会於殿前,设百二十枝灯。

【诗】晋习凿齿诗曰:煌煌闲夜灯,脩脩树间亮,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

齐谢朓咏灯诗曰:发翠斜溪里,蓄实宕山峰,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

梁简文帝咏笼灯绝句诗曰:动焰翠帷里,散影罗帐前,花心生复落,明销君讵怜。

梁纪少瑜咏残灯绝句曰:残灯犹未灭,将尽更扬晖,惟馀一两爓,[原讹烂,据冯校本改。]裁得解罗衣。

梁王筠咏灯擎诗曰:百华曜九枝,鸣鹤映冰池,末[原讹未,据冯校本改。]光本内照,丹花复外垂,流晖悦嘉客,翻影泣生离,自销良不悔,明白原君知。

梁吴筠灯诗曰:昔在凤皇阙,七采莲花茎,陆离看宝帐,烂熳照文屏,檐艳烟光转,氛氲雾里轻,能方三五夜,桂树月中生。

梁范靖妻沈氏咏灯诗曰:绮筵日已暮,罗帐月未归,开花散鹤彩,含光出九微,风轩动丹焰,水宇淡清辉,不吝轻蛾绕,唯恐晓蝇飞。

【赋】汉刘子骏灯赋曰:惟兹苍鹤,修丽以奇,身体剼削,头颈委蛇,负斯明烛,躬含冰池,明无不见,照察纤微,以夜继昼,烈者所依。

魏殷臣[按当作巨,本书八十五布篇同。]鲸鱼灯赋曰:横海之鱼,厥号惟鲸,普彼鳞族,莫之与京,大秦美焉,乃观乃详,写载其形,讬于金灯,隆脊矜尾,鬐甲舒张,垂首挽视,蟠于华房,状欣欣以竦峙,若将飞而未翔,怀兰膏於焜臆,明制节之谨度,伊工巧之奇密,莫尚美於斯器,因绮丽以致用,设机变而罔匮,匪雕文之足玮,差利事之为贵,永作式於将来,跨千载而弗坠。

晋夏侯湛棋灯赋曰:乃珠珍宝器,奇像妙工,取光藏烟,致巧金铜,融冶甄流,陶形定容,尔乃隐以金翳,疏以华笼,融素膏於回槃,发朱辉於绮窗,宣耀兰堂,腾明广宇,焰煜爚於茵筵,焕炤〈火折〉乎屏组。

晋孙惠百枝灯赋曰:晔若云停,烂已星布。

范坚〈虫葛〉灯赋曰:尔乃旋闲房,升玉榻,列华槃,铄凝〈虫葛〉,浮炷颖其始燃,秘闱於是乃阖,旁映文楹,仰晖丹桷,赫如烛龙吐辉,烂若翳阳复旭。

梁简文帝列灯赋曰: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尽开,草含春而动色,云飞采而轻来,九微间吐,百枝交布,聚类炎洲,迹同大榭,竞红蕊之晨舒,蔑丹萤之昏骛,兰膏馥气,芬炷擎心,寒生色浅,露染光沉。

梁江淹灯赋曰:淮南王,信自葬,命婇女,饵丹砂,饵丹砂,学凤音,紫霞没,白日沉,挂明灯,散玄阴,顾谓小山儒士,斯可赋乎,於是泛瑟而言曰:若大王之灯也,铜华金擎,错质镂形,碧为云气,玉为仙灵,双碗百枝,艳帐充庭,照锦池之丈席,映绣柱之鸣筝,若庶人之灯者,非银非珠,无藻无缛,心不贵丽,器穷於朴。

周庾信灯赋曰:九龙将暝,三爵行栖,琼钩半上,弱木全低,乃有百枝同树,四照连槃,香添燃蜜,气杂烧兰,烬长霄久,光青夜寒,秀帐掩映,魭膏照灼,动鳞甲於鲸鱼,〈鱼炎〉光芒於鸣鹤,蛾飘则碎花乱下,风起则流星细落,况复上兰深夜,中山醑清,楚妃留客,韩娥合声,但歌著节,游弦绝鸣,辉辉朱烬,焰焰红荣,乍九光而连影,或双花而并明,寄言苏季子,应知馀照情。

【赞】晋支昙谛灯赞曰: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见形悦景,悟旨测妙。

【铭】后汉李尤金羊灯铭曰:贤哲勉务,惟日不足,金羊载耀,作明以续。

◇烛

周官,司烜氏,掌以燧取火於日,以供祭祀之明烛,[日火,阳之絜气也,明烛以炤馔。]凡邦之大事,供蕡烛,[贲烛,麻烛,贲,大也。]

《礼记》曰:侍坐,烛至起,[异昼夜也。]烛不见跋,[跋,本也,烛尽则去之,嫌若烬多,有厌倦也。]

又曰: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离亲也,[事具礼部婚姻篇。]

《尚书大传》曰: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孰与昧行,公曰:善,[事具礼部学篇。]

《文子》曰:鸣铎以声自毁,兰膏以明自销。

《韩子》曰:郑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燕相受书曰:举烛高明,高明者,举贤而任之,[事具赠答部。]

《列女传》曰:齐女徐吾者,东海上贫妇人,其邻妇李吾之属,合烛夜绩,吾最贫而烛不属,李吾曰:徐吾烛数不属,请无与夜,徐吾曰:妾以贫故,起常先,去常后,扫陈席以待来者,坐常处下,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益闇,何爱东壁馀光,莫之能应,遂复与夜,绩。

《史记》曰: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

谢承《后汉书》曰:巴祗为杨州刺史,与客坐闇暝之中,不燃官烛,[事具职官部刺史篇。]

玄晏春秋曰:计君又授与司马相如传,遂涉《汉书》:读匈奴传,不识棠梨孤涂之字,有胡奴执烛,顾而问之,奴曰:棠梨天子也,言匈奴之号单于,犹汉人有天子也,予於是乎旷然发寤。

《地镜图》曰:相玉,见美女子,载烛行坛阴,从其所出入处,石中有玉矣。

《世说》曰:王君夫饴糖澳釜,石季伦以〈虫葛〉烛灼炊。

【诗】齐谢朓咏烛诗曰: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沉,暧色轻帷里,低光照宝琴,徘徊云髻影,灼烁绮疏金,恨君秋月夜,遗我洞房阴。

梁孝元帝咏池中烛影诗曰: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自有衔龙烛,青火入朱扉,映水疑三烛,翻池类九微,入林如燐影,度渚若萤飞,河仾扇月落,雾上珠星稀,章华终宴所,飞盖且相追。

又古意咏烛诗曰: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回光持向空。

梁简文帝和诗曰:花中烛,似将人意同,忆啼流膝上,烛焰落花中。

梁庾肩吾烛影诗曰:垂爓垂花比芳树,风吹水动俱难住,春枝拂岸影上来,还杯绕客光中度。

梁刘孝威和帘里烛诗曰:开关帘影出,参差风焰斜,浮光烛绮带,凝滴汙垂花。

又禊饮嘉乐殿咏曲水中烛影诗曰:火浣花心犹未长,金枝密焰已流芳,芙蓉池畔涵停影,桃花水脉引行光。

【赋】晋傅咸烛赋曰:余治狱至长安,在远多怀,与同行夜饮,以忘愁□,顾帷烛之自焚以致用,亦犹杀身以成仁矣,盖泰清垂象,匪日不光,向晦入冥,匪火不彰,故六龙衔烛於北极,九日登曜於扶桑,日中则昃,月亏於望,时迈靡停,昼不干常,背三接之昭昭,即厥开之有伤,何远宇之多怀,患冬夜之悠长,独耿耿而不寐,待鸡鸣之未央,徒伏枕以展转,起燃烛於闲房,扬丹辉之炜烨,炽朱焰之煌煌,俾幽夜而作昼,继列景乎朝阳,慨顾景以增叹,孰斯愁之可忘,嘉湛露之愔愔,遂命樽而设觞,尔乃延僚属,酌醇清,讲三坟,论五经,高谈既倦,引满行盈,乐饮今夕,寔慰我情。

梁简文帝对烛赋曰:云母窗中含花毡,茱萸幔里铺锦筵,照夜明珠且莫取,金羊灯火不须燃,下弦三更未有月,甲夜繁星徒衣天,於是摇同心之明烛,施雕金之丽槃,眠龙傍绕,倒凤双安,菖蒲传酒坐欲阑,碧玉舞罢罗衣单,影度临长枕,烟生向果盘,回照金屏里,脉脉两相看。

梁元帝对烛赋曰:月似金波初映空,云如玉叶半从风,恨九重兮夕掩,怨三秋兮不同,尔乃传芳醁,扬清曲,长袖留宾待华烛,烛烬落,烛华明,花抽珠渐落,珠悬花更生,风来香转散,风度焰还轻,本知龙烛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烛火灯光一双炷,讵照谁人两处情。

周庾信对烛赋曰:龙沙雁塞早应寒,天山月坂客衣单,灯前行衣疑不亮,月下穿针觉最难,剩取灯花持炷烛,还却灯擎下烛槃,傍垂细溜,上绕飞蛾,光清寒入,焰暗风过,楚人缨脱尽,燕君书误多,晓星没,芳无歇,还持照夜游,讵减西园月。

【启】陈徐陵谢敕赉烛监赏答齐国移文启曰:昔班彪草移,阮瑀裁书,驰誉当年,遂无加赏,非常大赉,始自今恩,虽贾逵之颂神雀,窦攸之对鼫鼠,汉臣射覆之言,魏士投壶之赋,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官烛斯燃,更惭良吏,霄光可学,乃会耆年,臣职居南史,身典东观,谨述私荣,传之方策。

◇庭燎

《说文》曰:庭燎,大烛也。

《礼记》曰:庭燎之百,自齐桓公始也。

《毛诗》曰:庭燎,美宣王,因以箴之,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锵锵。

《说苑》曰: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桓公曰:九九足以见乎,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不至,夫士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论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於九九者,桓公曰:善,礼之,期月而士至。

晋《起居注》曰:成帝咸和八年十二月,有司奏,庭燎在止车门外,今更集议,旧在端门内施,诏曰:尚书奏,九年庭燎,当在端门内,元明帝时,在公车门内,可依旧,安司徒录公命,当率由旧章,宜在端门内。

《晋中兴书》曰:哀帝兴宁元年,诏庭燎树端门内。

《邺中记》曰:石虎正会,殿庭中,端门外,阊阖前,设庭燎,皆二合,六处皆六丈。

赵书曰:石勒造庭燎於橦末,高十丈,上盘置燎,下盘安人以侍燎,艑缴上下。

【诗】晋傅玄庭燎诗曰:元正始朝亨,万国执珪璋,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

【表】魏王朗冬臈不得朝表曰:拘守留职,旷离车驾,况乃践长於至,迎始於臈,履端於正,连历天人三朝之元庆,而无缘祗奉玉爵,以献万寿,霄梦庭燎之光,晨想百华之耀。

◇灶

《释名》曰:灶,造也,创食物也。

《淮南子》曰: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神。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其祀灶。

又曰:灶者,老妇之祭,盛於盆,尊於瓶。

《墨子》曰:灶必为屏,心突高出屋四尺,慎无失火,失火者斩。

鲁连子曰:灶五突,分烟者众也。

《庄子》曰:仲尼读书,老聃倚灶觚而听之,曰:是何书也,曰:春秋也。

《吕氏春秋》曰:燕雀处一屋之下,自以为安,灶突决,火上栋宇,燕雀不知祸将至也,[事具雀部。]

《战国策》曰:智伯攻晋阳而水之,城不没者三版,臼灶生蛙,人马相食。

《史记》曰:武帝时,李少君以祀灶辟穀却老方见上,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以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则仙者可见,於是天子始亲祠灶。

《淮南子》曰: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桓谭《新论》曰: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傍,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后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髡,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

《东观汉记》曰:初阴氏世奉管仲之祀於邑,谓之相君子,至子方,以累积恩德,为神所飨,臈日,晨炊於灶,神见,再拜受庆,时有黄羊,因以祠之,自是富殖百万,田至七百顷,后世子孙,常以臈日,奉祠灶神以黄羊。

又曰:周泽为渑池令,克身俭约,妻子自亲釜灶。

谢承《后汉书》曰:李南,少明风角,女亦晓家术,为卷县民妻,晨诣爨室,卒有暴风,妇便上堂,从姑求归,辞其二亲,姑不许,乃跪而泣曰:蒙传术,疾风卒起,先吹灶突及井,此祸为女妇主爨者,妾将亡之应,因著其亡日。

《续汉书》曰:虞诩为武都太守,羌欲邀遮诩,诩密令吏,人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恻,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行速,必惮进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彊。

茅君内传曰:在名山深壑,无人迹之处,临水上,作神灶屋,屋长四丈,广二丈,起基四尺。又当先掘基下土,令必无故陷井家[疑当作冢。]瘗之处所也,开南户西户东户,三也,立灶於屋中央,口向西,灶四边,令去釜九寸也,以砖及细土构立之,亦勿令穿坼,神灶之法毕矣。

《抱朴子·内篇》曰:灶之神,每月晦日,辄上天言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筭,筭者一日也。

《异苑》曰:卞伯玉作东阳郡,灶正炽火,有鸡遥从口入,良久,乃於突而出,毛羽不燋,鸣啄如故,伯玉寻病殒。

《杂五行书》曰:作灶法,当辰巳间隙地取土,先掘去上五寸,以水美酒一升,合和泥之,以癸亥日脩之,此日安灶自如也,作灶法,广四尺,长五尺,欲安两釜,长七尺,子孙富贵,作灶馀泥,不可泥井,井馀土,不可泥灶,大凶,勿以壬癸庚辛,反支九空,血忌破危,闭建寅日,皆凶,灶君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知其名呼之,可得除凶恶贾市,不知其名,见之死,猪肝泥灶,令妇孝,灶君以壬子日死,不用此日治灶,常以五月辰日,猪头祭灶,令人治生万倍,用人故灶凶败,鸡毛入灶中,致非祸,犬骨入灶,出狂子,正月己丑日,白鸡祠灶,宜蚕,五月巳丑卯,祠灶吉,四月丁巳日,祠灶百倍。

梦书曰:梦见灶者,忧求妇嫁女,何以言之,井灶女执使之象。

【铭】后汉李尤灶铭曰:燧人造火,灶能以兴,五行接备,阴阳相乘。

晋挚虞灶屋铭曰:大孝养志,厥次养形,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箴】魏王朗杂箴曰:家人有严君焉,井灶之谓也,俾冬作夏,非灶孰能,俾夏作冬,非井孰言。

◇薪炭灰

《易》曰:古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

《左传》曰:厥父啗薪,其子弗克负荷。

又曰:晋楚战於城濮,楚左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薪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郗凑以中军公族横击之,楚左师溃。

《礼记》曰:问士之子长幼,长曰能负薪,幼曰未能负薪。

又曰:季秋,乃命伐薪为炭,[事具炭部。]

《毛诗》曰: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管子》曰:周容子夏,以侈靡见桓公,桓公曰:侈靡可以为天下乎,子夏曰:可,夫雕橑然后炊之,雕卯[按当作卵。]然后瀹之,所发积藏,散万物也。

《晏子》曰:景公游寿宫,睹耆年负薪,有饥色,公喟然,令吏养之。

《邓析书》曰:譬犹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又曰:抱薪爇火,燥者先着。

《战国策》曰: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王,说卒辞行,楚王曰:先生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弗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谒者难见於鬼,王难见於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其可得乎。

《汉书》曰:汲黯谓武帝曰:陛下之於群臣,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又曰:朱买臣,字翁子,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刈薪樵出卖,以给食,檐束薪,行且诵书矣。

范晔《汉书》曰:戴封拜议郎,迁西华令,大旱,封祷无获,乃积薪坐其上,自焚,火起而大雨至,远近嗟叹。

《搜神记》曰:凉辅,广汉人也,时旱,以五家[本书一百卷作官,此讹。]掾出祷,积薪柴自焚,须臾而雨作,[事具旱部。]

《玄中记》曰:南方有炎山焉,行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过此山,取山下木以为薪,燃之无尽,取其皮,绩之为火浣布,[神异经云,玄山长四十里,生不尽木,已具布部。]

《论衡》曰:或伐薪於山,轻小之木,合而束之,至於大木,十围以上,引之不能动,推之不能移,则委之於山林,收所束之小木而去,由此以论,知能之大者,其犹十围以上木也,人力不能举荐,其犹薪者推引大木也,孔子周流,无所留止,非圣材不明,道难行,人不能用也。

《神仙传》曰:焦先日入山伐薪以布施,先从村头一家起,周而复始。

《晋中兴书》曰:范汪,家贫好学,燃薪写书,写书既毕,诵读亦竟。

《世说》曰:荀公曾在晋武帝坐赐食,荀进饭,即谓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帝密遣问外,答云,实是故车脚。

《吴越春秋》曰:季札去徐而归,行道逢男子,五月被裘,采薪於道,旁有委金,季札见之,谓薪者曰:子来取此金,薪者曰:君举止何高,视何下也,五月被裘采薪,宁是拾金者乎,[事具隐逸部。]

《汝南先贤传》曰:蔡顺以至孝称,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恐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

又曰:侯瑾甚孤贫,依宋人居,昼为人佣赁,暮辄燃柴薪以读书,[事具文部读书篇。]

后汉张奂报崔子玉书曰:今月三日,举家居来此,本非所规,贪突贼阵。

《魏略》曰:文钦为庐江太守,为都督王陵所奏,钦诉曹爽,爽谓曰:陵责卿载谭[疑当作燂。]灰两舡,何为乎,闻足下起染舍,故作此灰耳。

【诗】隋岑德润咏灰诗曰:图规晕不缺,气改律还虚,欲燃愁狱吏,弃道畏刑书,未得逢彊阵,轻举欲焉如。

◇烟

《说文》曰:烟,火气也,焆々然也。

《列子》曰:赵襄子狩於山中,藉芿燔林,熻赫百里,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之鬼物,察之则人焉。

《春秋繁露》曰:人之言榼去烟,此奇怪也,非人所意也,祸福利害,无有奇怪乎。

《淮南子》曰: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黑。

又曰:哭之发於口,涕之出於目,此愤於中而形於外也,譬水之下流,烟之上寻火,[按寻火二字,疑当作燅。]徒南反,[三字疑系燅字音切,当双行小注。]夫又孰推之。

又曰:以束薪为鬼,以火烟为气,惑也。

《列仙传》曰:宁封子,黄帝时人,为陶正,有神人过之,为其掌火,能令火出五色烟。

又曰:教封子积薪自烧,而随烟气上,犹有骨,时人葬之。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徐相,为长沙太守,常食乾饭,不发烟爨。

许迈别传曰:迈有道术,烧香皆五色烟出,后莫知所在。

【诗】梁简文帝咏烟诗曰:浮空覆杂影,含露密花藤,乍如洛霞发,颇似巫云登,映光飞百仞,从风散九层,欲持翡翠色,时吐鲸鱼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