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足太阴经穴主治

杨继洲 Ctrl+D 收藏本站

足太阴经穴主治

《内经》曰:“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

脾者,仓禀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孤脏以灌四旁。脾主四肢,为胃行津液。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其液涎。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足太阴脾经穴歌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左右四十二穴)。

此一经起于隐白,终于大包,取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与井荥俞经合也。

脉起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少血多气,巳时气血注此。

巳土之脏,脉在右关,实则饮食消而肌肤滑泽,虚则身体瘦而四肢不举。脐凸肢浮生之难,口青唇黑死之易。去病安生,理宜调摄,戒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因饮食劳倦之灾,修温多辛少之剂,饮食审寒热之伤,汤药兼补泻之置。气别寒热温凉,用适其宜;味辨甘补苦泻,行当熟记。如白朮健脾消食,必青皮枳实;人参缓土和气,须半夏橘红。柴胡除不足之热,佐之甘草升麻;黄耆去有汗之火,辅之芍药川芎。气虚呕而人参茱萸,脾寒吐而丁香半夏。泄泻手足冷而不渴兮,附子干姜,霍乱吐泻兼而不药兮,胡椒绿豆。脾冷而食不磨兮,平胃宜加砂蔻;胃寒而饮不消兮,本方更入参苓。香附微寒,与缩砂消食化气,更妙安胎;沉香少温,共藿香助土调中,奇消水肿,破血消症兮,三棱莪朮;去瘀除疼兮,蒲黄五灵。茴香治霍乱转筋,共济木瓜乌药;辣桂主中焦气滞,相扶枳壳生姜。心腹疼痛兮,延胡索入胡椒;胸满咳逆兮,良姜炒同香附。肚实胀兮,大黄滑石朴牵牛,木香苓泻;腹虚胀兮,参苓朴木橘辰砂,曲蘗附子。大抵物滞气伤,补益兼行乎消导,橘皮枳朮丸,加减随宜;食多胃壅,推陈并贵乎和中,巴豆备急丸,荡涤何伤。四君子平善,与人处也,使人道德进而功名轻,忽不知其入于圣贤之域;二陈汤纯和,能消痰也,致令脾胃健而中气顺,自不觉其进于仁寿之乡。抑又闻东垣悯生民夭枉,凡治疾必先扶植脾胃,诚不刊之妙典;王安道发前贤未发,辨内伤不足中有有余,实得传之秘旨,万物从土而归出,补肾又不若补脾。

《导引本经》:“脾居五脏之中,寄旺四时之内,五味藏之而滋长,五神因之而彰着,四肢百骸,赖之而运动也。人惟饮食不节,劳倦过甚,则脾气受伤矣。脾胃一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困倦,心腹痞满,为吐泄,为肠澼,此其见之《内经》诸书,盖班班俱载,可考而知者。然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食若过饱,则气脉不通,令心塞闭;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食秽浊之物,则心识昏迷,坐念不安;食不宜之物,则四大违反,而动宿疾,皆非卫生之道也。举要言之,食必以时,饮必以节,不饱不饥是也。人能饮食如是,不惟脾胃清纯,而五脏六腑,亦调和矣。盖人之饮食入口,由胃脘入于胃中,其滋味渗入五脏,其质入于小肠乃化之。至小肠下口,始分清浊,浊者为渣滓,入于大肠;清者为津液,入于膀胱,乃津液之府也。至膀胱又分清浊,浊者入于溺中,清者入于胆,胆引入于脾,散于五脏,为涎,为唾,为涕,为泪,为汗,其滋味渗入五脏,乃成五汗,同归于脾,脾和乃化血,复归于脏腑也。经曰:「脾土旺能生万物,衰生百病。」昔东坡调脾土,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召饮者,预以此告: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善卫生者养内,不善卫生者养外;养内者安恬脏腑,调顺血脉,养外者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矣。”

足太阴脾经考正穴法

隐白:

足大趾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脾脉所出为井木。《素注》针一分,留三呼。《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腹胀,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胸中热,暴泄,衄血,尸厥不识人,足寒不能温,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小儿客忤,慢惊风。

大都:

足大趾本节后,内侧陷中,骨缝赤白肉际。脾脉所溜为荥火。脾虚补之。《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热病汗不出,不得卧,身重骨疼,伤寒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烦热闷乱,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绕踝风,胃心痛,腹胀胸满,心蛔痛,小儿客忤。

太白:

足大趾内侧,内踝前核骨下陷中。脾脉所注为俞土。《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肠鸣,膝股胻酸转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胀胸满,心痛脉缓。

公孙:

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内踝前。足太阴络脉,别走阳明胃经。《铜人》针四分,灸三壮。

主寒疟,不嗜食,痫气,好太息,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头面肿起,烦心狂言,多饮,胆虚,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商丘:

足内踝骨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后有照海,其穴居中。脾脉所行为经金,脾实泻之。《铜人》灸三壮,针三分。

主腹胀,肠中鸣,不便,脾虚令人不乐,身寒善太息,心悲,骨痹,气逆,痔疾,骨疽蚀,魇梦,痫瘛,寒热好呕,阴股内痛。气壅,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俯仰、脾积痞气,黄疸,舌本强痛,腹胀,寒疟,溏瘕泄水,面黄,善思善味,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妇人绝子,小儿慢风。

三阴交:

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内廉痛,小便不利,阴茎痛,足痿不能行,疝气,小便遗,胆虚,食后吐水,梦遗失精,霍乱,手足逆冷,呵欠,颊车蹉开,张口不合,男子阴茎痛,元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症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横生,产后恶露不行,去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

如经脉塞闭不通,泻之立通。经脉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

按宋太子出苑,逢妊妇,诊曰:“女。”徐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视。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胎应针而下,果如文伯之诊。后世遂以三阴交、合谷为妊妇禁针。然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而堕胎,今独不可补三阴交,泻合谷,而安胎乎?盖三阴交、肾肝脾三脉之交会,主阴血,血当补不当泻;合谷为大肠之原,大肠为肺之腑,主气,当泻不当补。文伯泻三阴交,以补合谷,是血衰气旺也。今补三阴交,泻合谷,是血旺气衰矣。故刘元宾亦曰:“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应有体。”

漏谷(一名太阴络):

内踝上六寸,胻骨下陷中。《铜人》针三分,禁灸。

主肠鸣,强欠,心悲逆气,腹胀满急,痃癖冷气,食饮不为肌肤,膝痹足不能行。

地机(一名脾舍):

膝下五寸,膝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足太阴郄,别走上一寸有空。《铜人》灸三壮,针三分。

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胁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精不足,女子症瘕,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

阴陵泉:

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屈膝取之。在膝横纹头下,与阳陵泉穴相对,稍高一寸。足太阴脾脉所入为合水。《铜人》针五分。

主腹中寒不嗜食,胁下满,水胀腹坚,喘逆不得卧,腰痛不可俯仰,霍乱,疝瘕,遗精,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气淋,寒热不节,阴痛,胸中热,暴泄飧泄。

血海:

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半。《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气逆腹胀,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

东垣曰:“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或素有气不足,灸太阴脾经七壮。”

箕门:

鱼腹上越筋间,阴股内动脉应手。一云股上起筋间。《铜人》灸三壮。

主淋小便不通,遗溺,鼠鼷肿痛。

冲门(一名上慈宫):

府舍下一寸,横骨两端约中动脉,去腹中行各四寸半。《铜人》针七分,灸五壮。

主腹寒气满,腹中积聚疼,癃,淫泺,阴疝,妇人难乳,妊娠子冲心,不得息。

府舍:

腹结下三寸,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三脉上下一一入腹,络脾肝,结心肺,从胁上至肩,此太阴郄,三阴阳明之别。《铜人》灸五壮,针七分。

主疝瘕,痹中急疼,循胁上下抢心,腹满积聚,厥气霍乱。

腹结(一名肠窟):

大横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铜人》针七分,灸五壮。

主咳逆,绕脐痛,腹寒泻利,上抢心,咳逆。

大横:

腹哀下三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阴、阴维之会。《铜人》针七分,灸五壮。

主大风逆气,多寒善悲,四肢不可举动,多汗洞痢。

腹哀:

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阴、阴维之会。《铜人》针三分。

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脓血,腹中痛。

食窦:

天溪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举臂取之。《铜人》针四分,灸五壮。

主胸胁支满,膈间雷鸣,常有水声,膈痛。

天溪:

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铜人》针四分,灸五壮。

主胸中满痛,贲膺,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疒貴)痈。

胸乡:

周荣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铜人》针四分,灸五壮。

主胸胁支满,引胸背痛不得卧,转侧难。

周荣:

中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铜人》针四分。

主胸胁满不得俯仰,食不下,喜饮。咳唾秽脓,咳逆,多淫。

大包:

渊液下三寸,布胸胁中出九肋间。脾之大络,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灌溉五脏。《铜人》灸三壮,针三分。

主胸胁中痛,喘气,实则身尽痛,泻之;虚则百节尽皆纵,补之。

返回顶部 切换深色主题 在线分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