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的意思
炙:烤。
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炙手可热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正音:“炙”,读作“zhì”,不能读作“jiǔ”。
辨析:“炙手可热”与“烜赫一时”有别:“炙手可热”侧重于形容权势;“烜赫一时”侧重于形容名声。
歇后语: 刚出笼的粘糕 —— 炙手可热
谜语: 刚出笼的粘糕烫手 (谜底:炙手可热)
故事: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任命他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杜甫对杨氏兄妹极为不满,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炙手可热的详细解释
【释义】
手一靠近就觉得很热。比喻地位尊贵,势燄炽盛。#语出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后亦用“炙手可热”比喻广受欢迎,名声极盛。
【典源】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
[1][2],[3]、[4]、[5]、[6]一时[7],铉所取信。凡有补吏议事,或与之参酌。时人语曰:“炙手可热,杨、郑、段、薛;欲得命通,鲁、绍、瓌、蒙。”时鲁为刑部侍郎,铉欲引以为相,圣旨授河南尹,不测其事。赴后,上问曰:“郑鲁发后除改,卿还自由否?”铉惊恐,密以此事访于左右,云:“御扆上题此四句。”铉益畏。
注解
[1]魏国公崔铉:字台硕,唐博州人,生卒年不详。宣宗初,出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后封魏国公。铉,音xuàn。
[2]秉政:掌握政权。
[3]郑鲁: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与崔铉同时,为崔所重用与亲信。
[4]杨绍复: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擢进士第,登宏词科,卒于中书舍人。与崔铉同时,为崔所重用与亲信。
[5]段瓌: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判官职。与崔铉同时,为崔所重用与亲信。瓌,音guī。
[6]薛蒙: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与崔铉同时,为崔所重用与亲信。
[7]俊造:有杰出成就者。
参考
另可参考:《新唐书・卷一六○・崔元略列传》
【典故】
唐代宣宗时,崔铉在朝中担任要职,权势极大。每次当他要做重要决策时,都会找郑鲁、杨绍复、段瓌、薛蒙一同商讨,所以此四人在当时同样也是声名显赫,握有权柄。于是有这样的一段话流传著:“炙手可热,杨、郑、段、薛;欲得命通,鲁、绍、瓌、蒙。”这段话便是形容郑鲁等人的权势如日中天,赤燄让人觉得好像会烫手一样,若是想顺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们的支持。“炙手可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地位尊贵,势燄炽盛;亦用来比喻广受欢迎,名声极盛。
【书证】
- 01.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中:“时人语曰:『炙手可热,杨、郑、段、薛;欲得命通,鲁、绍、瓌、蒙。』”(源)
- 02.唐・崔颢〈霍将军〉诗:“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 03.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04.明・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我夫人虽则贤慧,争奈老相公之势,炙手可热。”
【用法】
㈠
语义比喻地位尊贵,势燄炽盛。
类别用在“地位显要”的表述上。
例句
①当年他在老总跟前真是红到炙手可热,谁敢得罪他?
②这篇社论竟敢讽刺当今炙手可热的那些政治人物,确实不容易。
③他现在可是总经理跟前红人,炙手可热得很,你何苦跟他过不去呢?
④我本想去看看老朋友,哪知人家在政界正炙手可热,我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㈡
语义比喻广受欢迎,名声极盛。
类别用在“名声显赫”的表述上。
例句
①她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名作家,每一部小说都洛阳纸贵。
②他是刚出炉的影帝,当然炙手可热,各大电影公司争相邀他拍片。
③她凭著超群的歌艺在歌坛奋斗,现在已经是个炙手可热的红牌歌星了。
④吴导演把中国功夫带入好莱坞,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电影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辨识】
形音炙,音zhì,烤的意思。不可写作“灸”。
炙手可热的翻译
- the supreme arrogance of a person with great power
- 手(て)をかざせば熱(あっ)さを感(かん)じ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