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izōng

来踪去迹

拼音 lái zōng qù jì 怎么读

注音 ㄌㄞˊ ㄗㄨㄥ ㄑㄩˋ ㄐㄧˋ

繁体 來蹤去跡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来龙去脉 来踪去路

来踪去迹的意思

折叠展开

踪、迹:脚印。
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

例子一定要马上查清这伙盗窃犯的来踪去迹

正音”,读作“jì”,不能读作“jì”。

辨形”,不能写作“”。

来踪去迹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人来去所留下的踪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幸得女子来踪去迹,甚是秘密。又且身子轻捷,朝隐而入,暮隐而出。”《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文武卫门都瞧了,来踪去迹也看了,尸也验了。”亦作“来踪去影”。

事情的前因后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崔生见说了来踪去迹,方知一向与他同住的,乃是兴娘之魂。”亦作“来龙去脉”。

来踪去迹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races of coming and going(traces of something's tracks)

来踪去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ái), 木部,共7画

①.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②.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③.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④.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⑤.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⑥.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⑦.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⑧.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⑨.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⑩.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⑪.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⑫. 表示语气,归去~兮!

⑬. 姓。

读音(zōng), 足部,共15画

①. 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 如: 踪影。踪迹。追踪。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读音(qù), 厶部,共5画

①.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如: 去处。去路。去国。

②. 距离,差别。 如: 相去不远。

③.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如: 去年。去冬今春。

④. 除掉,减掉。 如: 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⑤.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 如: 他去男主角。

⑥.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如: 上去。进去。

⑦.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如: 信步走去。

⑧. 汉语四声之一。 如: 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读音(jì), 辵部,共9画

①. 脚印。 如: 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②.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 如: 印迹。

③.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 如: 古迹。实迹。

④. 追寻踪迹。 如: “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⑤. 据实迹考知。 如: “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来踪去迹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