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的意思
春华秋实的详细解释
【释义】
“春花秋实”,典源作“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本义为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语本《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后世引申,产生两种意义:一为比喻文质,各擅其胜。“春华”喻文,多指文采,“秋实”喻质,多指内涵。二为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的因果关系,即有“春华”才有“秋实”之意。
【典源】
#《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1]
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荅焉。其辞曰:或说己曰:“《易》称『备物致用』,『可观而有所合』,故能扶阳以出,顺阴而入。春[2]其[3],秋收其实,有始有极,[4]登其质。今子韫椟六经,服膺道术,历世而游,高谈有日,俯钩深于重渊,仰探远乎九干,穷至赜于幽微,测潜隐之无源。然下不步卿相之廷,上不登王公之门,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群。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胡为嘿嘿而久沈滞也?”
参考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
庶子刘桢书谏植曰:“家丞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高节,玄静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为上招谤,其罪不小,以此反侧。”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典故】
崔骃(?∼公元92),字亭伯,东汉安平人。年少时便与班固、傅毅齐名,学问渊博,擅长文章。由于致力研读典籍,因此并不汲汲于追求仕宦。当时即有人讥讽说崔骃此人性格太过沈静,少与人互动,日后恐怕会有名声与才能不相符合的情况。崔骃于是写下〈达旨〉来表白自己的心境。文中先提起一段时人劝进投入仕宦生活的话,其中就引录《易经》的话说:“圣人备置实物是要让人使用”。又说“功业尊高盛大,然后可以受人观仰,而后才能上下交相融合。”天地万物遵行自然的规律,阴阳自有定则。就如同春天开花,秋天才能收成其果实,有始有终,才有实质的收获。后来“春华秋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中,刘桢曾经上谏曹植,他认为曹植“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庶子”、“家丞”皆为邢颙自称,而“春华”指其文采学问,“秋实”则指其品德情操,这是以“春华”与“秋实”比喻“文”与“质”,文与质各有擅胜。又《颜氏家训・勉学》中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也是以“春华”喻文,“秋实”喻质,而俨然有以“文”为手段,以“质”为目的之观念,即“春华”之文采,乃为了“秋实”的利行,二者有著因果的意涵。由此再引申,就产生了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因果关系的意义。
【书证】
- 01.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卷五・著书・怀旧序》:“日月不居,零露相半,素车白马,往矣不追。春华秋实,怀哉何已!”
- 02.清・汪熷〈洪升长生殿传奇序〉:“春华秋实,未可相兼;乐旨潘辞,尤难互济。”
- 03.清・龚自珍〈鸿雪因缘图记序〉:“不过博览书史,周知掌故,上足以备人主燕闲之顾问,宦辙所至,宏奖士类,进其春华秋实之士而扬扢之。”
【用法】
㈠
语义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自然景象。
类别用在“开花结果”的表述上。
例句
①眼看屋前的果树春华秋实,一年又将过去。
②对于许多植物而言,春华秋实是最平常不过了!或许这就是一种生命法则。
㈡
语义比喻文质,各具擅胜。
类别用在“各有特色”、“各有所长”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两幅画,春华秋实,让人难以取舍。
②这两篇文章春华秋实,各有所长,不能相提并论。
③这两个人的文章,春华秋实,你怎么学也学不来的。
④这两件作品一重华丽,一重朴实,春华秋实,各有特点。
⑤虽然在同一位老师门下受业,但是春华秋实,难分轩轾。
㈢
语义比喻努力与成果过程的因果关系。
类别用在“辛劳有成”的表述上。
例句
①春华秋实,没有平日的辛苦耕耘,哪有今天丰富的收获?
②他的学问能够这么渊博,全靠平日的努力,正所谓春华秋实,此言不虚。
春华秋实的翻译
- spring flowers and autumn fruits(showy appearance and virtuous sub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