𨻥
复制𨻥字概述
〔𨻥〕字拼音是xí 部首是阝, 总笔画是12画。
〔𨻥〕字是左右结构
〔𨻥〕字仓颉码是NLAMC 五笔是BJGG 郑码是YKAK
〔𨻥〕字的UNICODE是28EE5。 十进制为167653,UTF-32:00028ee5,UTF-8:F0 A8 BB A5。
〔𨻥〕字的异体字是 隰
𨻥的意思
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5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62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50頁,第17字
古文: 𨻿
音《唐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𡘋音習。
《爾雅・釋地》:下濕曰隰。
《說文》:阪下濕也。
《釋名》:隰,蟄也;蟄,濕意也。
《書・禹貢》:原隰底績。
《詩・邶風》:山有榛,隰有苓。
《公羊傳・昭元年》:下平曰隰。
例又,《詩・周頌》:徂隰徂畛。〔箋〕隰謂新發田也。〔疏〕隰,指地形而言,則是未嘗墾發,故知謂新發田也。
例又,《左傳・桓三年》:逐翼侯于汾隰。〔註〕汾隰,汾水邊也。
《後漢・西羌傳》:昔晉侯敗北戎于汾隰。〔註〕二水名。
〇〔按〕汾隰,當從《左傳》註。
例又,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隰郕。〔註〕在懷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西河郡隰成。又,《左傳・文十六年》:先君蚡冒,所以服陘隰也。〔註〕陘隰,地名。
例又,《廣韻》:州名。
《左傳》曰重耳居蒲,卽隰川州,故蒲城是也。漢爲蒲子縣後,魏齊周之閒爲沁州。隋爲隰州,以州前有泉下濕,蓋取下濕之義名之也。又,姓。
《左傳・僖九年》: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
音又,《集韻》:悉協切,音燮──人名。
《春秋傳》有公子隰。
〇〔按〕《春秋・襄八年》:鄭人侵蔡,獲蔡公子燮。燮,《榖梁傳》作溼。
《釋文》溼,本又作隰,又音燮,是隰直與燮通用,不特音同「也」。
例《玉篇》同「𨻸」,《集韻》或作𨻽、濕。
注解
〔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隰〕字拼音是x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㬎,五行属金。
〔隰〕字造字法是形声。阜:土山,与土地有关。本义是低湿之地。
〔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í] ⑴ 低湿的地方:“山有榛,~有苓”。⑵ 新开垦的田。